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农村版)》:肉牛产业受阻科技专家支招

《河南日报(农村版)》,226日:第4版,乡村振兴

 

肉牛产业受阻科技专家支招

 

     □本报记者  孙高成

    “肉牛产业生产领域饲料兽药短缺,复工困难,架子牛、育肥牛销售不畅,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蔓延以来,记者不断收到上述报料。

    219日,记者就相关事宜对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做了进一步采访。

    采访得知,按照省委、省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整体部署,省农科院组织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和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草畜专项课题组,进行了为期1周的调研。调研对象为10家肉牛育肥场、4家肉牛繁殖场和10家育肥加繁殖场,其中存栏肉牛100头以下的4家,100~500头的13家,500头以上的7家。调研发现,所有肉牛养殖场的架子牛或育肥牛销售受到影响,75%的繁殖场和70%的育肥场(包括育肥+繁殖场)饲料、兽药供应受影响,50%的繁殖场出现工人难复工和母牛难配种的困难局面。

    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魏成斌郑重提醒,当前肉牛场发生次生动物疫情的风险不容忽视。首先,因为很多肉牛场防疫计划不能正常实施,口蹄疫作为当前强制免疫病种,具有发生的风险。其次,肉牛断粮断草或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抵抗力势必降低,一些代谢疾病,如产后瘫痪、肢蹄病、乳腺炎等会多发,影响生产。同时,因为交通受阻,兽药、疫苗等生产资料运输地域间受限,肉牛一旦出现疾病,无法得到及时和合理处理。最后,母牛如果长期无法配种,会逐渐失去种用价值,只能被当作肉牛淘汰。加上牛的繁殖周期长,扩群慢,一旦退出就很难恢复。

    就此现况,养牛场户该如何谋求发展呢?

    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王二耀说,目前正值冬春交会时期,肉牛场应尽快做好人员安排,切实做好春季防疫,尤其是口蹄疫疫苗的接种。除口蹄疫外,目前威胁最大的主要病种还包括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目前养殖场员工返场时间未定、人手缺少,一旦发生疫情,很难有效应对,因此,更应加强各项生物安全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人员进出消毒和登记,牛舍消毒,环境消毒,患病动物的隔离和污染场所的随时消毒,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运输工具尤其是运输病畜工具的消毒等。王二耀研究员强调,母牛及时配种是补充下一生产周期牛源的关键举措,各养牛场户要想方设法做好精液采购和操作安排。

    省农科院滑留帅博士指出,养牛场户应根据生产实际,分类制订饲养方案,科学调整饲料配方,适度调整日粮供应,以缓解草料短缺局面。同时,一方面安排好目前在场员工的工作,保障生产秩序,一方面以上级文件为依托,按照一断三不断原则,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及交通运输部门耐心沟通,提前报备饲料、兽药、疫苗和生产物质的购买计划和购买途径,争取绿色通道通行。如有生产难题,可以借助各种通信手段,及时联系科技专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