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大专家”会诊小葡萄

《河南日报》,8月19日:第10版,综合新闻


“大专家”会诊小葡萄


   □本报记者  李运海

   葡萄靠生物或物理防治病虫害,产量和品质是否会受到影响?8月12日,在兰考县举行的“葡萄、梨优质高效观摩培训会暨兰考农科果园第三届助农直播采摘节”活动上,省内知名的果树专家云集兰考农科果园,为葡萄把脉问诊,鉴定物理和生物防治的成效。

   60岁的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王鹏,是我省著名的葡萄栽培专家,如今风行全省的“阳光玫瑰”就是他引进的品种。他说:“通过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葡萄产量不受影响,品质也更好。”

   葡萄虽甜,但农药残留备受诟病。种植者说,不打药,病虫害多,葡萄长不成;消费者说,农药残留大,吃了危害身体,只有剥皮吃;专家说,其实皮比肉更有营养。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省农科院与兰考农科果园携手,试验绿色防控技术。

   在农科果园,记者看到这里的葡萄树上都覆盖一层薄膜,这是干什么呢?“主要是避雨,防止葡萄被雨淋湿。”王鹏介绍说,葡萄一旦被雨水淋湿,病虫害成倍增长,不打农药都治不住。覆盖一层薄膜,雨水淋不着,病虫害也少了,这是绿色防控的第一招。

   很多种植户将葡萄种在大棚里,也避免了雨淋,但是成本高了。

   绿色防控的第二招是套袋。在农科果园,记者看到这里的每一串葡萄都套着纸袋。“袋子是2个月前套上的,既不影响葡萄生长,又防止农药落到葡萄上。”园区负责人李排昌介绍,葡萄套袋后,只是偶尔往葡萄树叶上打一些低毒的药,防治叶上的病虫害。

   另外,整个葡萄园区上方架有丝网,称为“天网”,主要防止鸟吃葡萄。葡萄树下覆盖有黑色薄膜,主要防止地下害虫爬到树上。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选择产量高、口感好、抗病性强的品种。”王鹏说,良种良法配套,才能种出优质的葡萄。这个园区种植的4个品种都是抗病性好的优质品种,消费者吃着放心,种植户收益也高。

   举行活动的前一天,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对这里种植的阳光玫瑰、夏黑两个葡萄品种和黄冠、红香酥两个梨品种进行测产。其中,阳光玫瑰的亩产量超过2142公斤,夏黑的亩产量超过1266公斤。连续多年,阳光玫瑰的价格都在每斤30元以上,种植户收益可观。

   在现场,省农科院副院长张勋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水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好吃,还要安全。因此,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实施绿色防控是未来果树栽培管理的重要方向之一。要通过更多的科技手段,让水果没有农药残留,让消费者吃上高品质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