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农村版)》:我省农业科研交出“十三五”满意答卷

《河南日报(农村版)》,4月6日:第06版,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根
我省农业科研交出“十三五”满意答卷


□本报记者董豪杰
    优质小麦品种解决了小麦“优质不高产”难题,年推广种植1000多万亩,占全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的85%以上;优质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年推广种植2000万亩左右,全省农科系统育成的花生新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90%以上……“十三五”期间,我省农业科研系统成绩不俗。
    3月31日至4月1日,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会召开,总结去年和“十三五”全省农业科研系统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年及“十四五”工作。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十三五”期间,省农科院牵头组建了我国农业领域首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
    据了解,目前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田间试验区基础工程基本完工,科研设施区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通过“双跨单聘”“两权分处”等创新举措,整合省院小麦、花生、大豆育种科研力量进入中心,目前已组建小麦分子育种、小麦丰优育种、花生育种、大豆育种四个研发团队,全面开展研发工作,玉米、蔬菜育种团队正在抓紧组建。对外合作初见成效,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深化。
    今年是生物育种中心建设的全面推进年,预计将完成田间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生物育种中心将聚焦种业“卡脖子”技术和研发短板,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基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米、蔬菜商业化育种体系。
    此外,“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科研系统先后建成或获批建设“豫鄂皖低山平原农区综合试验基地”“国际农作物品种测试站”“小麦传统制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体等科技创新平台50余个,为系统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96项;通过省级及以上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36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262件;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70件……“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科研系统成绩不俗。
    从“优质不高产”到高产又优质,省农科院育成的郑麦7698新品种,引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亩产迈上700公斤的台阶,解决了优质强筋品种产量水平普遍低于高产品种的难题。开展的“芝麻优异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技术及应用”研究,显著提升了我国芝麻种质创制技术水平,丰富了优异基因资源库,让小芝麻“长成”大产业,有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种植655万亩,为我省优质花生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开展的“矮秆大穗、抗病抗逆小麦骨干亲本新种质周8425B创制与应用”研究,在小麦抗病、高产种质创新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根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全省农业科研系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500余名专家深入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创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23个,建设各类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示范方)1500多个,示范主推新品种80多个、主推新技术200多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
    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落地生根,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郑单958连续17年居全国玉米单品种种植面积第一位,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400万亩以上;郑麦366、郑麦7698、新麦26等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年推广种植1000多万亩,占全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的85%以上;远杂9102、豫花9326、豫花37、开农71等优质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年推广种植2000万亩左右,系统育成的花生新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90%以上。
    换上新品种、用上新技术、打造强产业,目前,全省农科系统培育了正阳花生、兰考蜜瓜等一批叫响全国的区域农业品牌,发挥了强有力的农业品牌效益、质量效益。
    “‘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科研系统坚持科技创新,强化成果转化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说,面对发展新机遇,农业科技创新重点要更加聚焦农业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攻关;创新领域要持续拓展,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科技服务方式也要不断创新,面向规模化农业企业、大型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更加精准的技术服务。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农业科研系统将对接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工作;紧抓机遇,全力推进生物育种中心建设;聚焦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农业科技供给能力;持续加力精品示范样板创建,培育一批“三链同构”“三产融合”的科技引领型精品示范样板,创建一批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着力构建与高质量科技创新相匹配的人才体系,鼓励和引导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工作重心转向解决重大产业技术问题、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