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建设种业强省亟待补齐哪些短板

《河南日报》,5月21日:第06版,理论


建设种业强省亟待补齐哪些短板


    □孟俊杰 许保疆 景丽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先一公里”,建设种业强省,对于实现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打好种业翻身仗”。河南省委一号文件《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指出“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现代种业水平全国领先”。“十三五”以来,我省种业得到较快发展,在种业创新能力、粮油作物育种制种水平、种业企业培育、良繁基地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然而,我省虽然是农作物和畜禽制种供种大省,但并非强省,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实现现代种业强省任重道远。

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随着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受资源环境影响和外来物种冲击,地方品种及野生种等特有珍稀、濒危、特色资源的丧失风险日益加大。目前,河南省除了省农科院建有农作物种质资源保藏中期库、河南农业大学建有短期库外,地市级单位几乎都没有农作物种质资源保藏库,县级单位更是空白。对种质资源特性的深入挖掘和全面客观评价不足,优质、绿色、高产、抗逆等特色基因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组织机构不健全、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不完善、专业化人才队伍少。

创新能力提升

    与我国多数地区一样,河南省种业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仍然差距明显。在一些发达国家,种业已进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育种时代,例如在欧美国家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已与常规选择技术紧密融合,流程化、模块化、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已经建立,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已经可替代部分大田试验,并大大提高了选择的效率和精准度。与国外跨国种业集团相比,我省仍处在以杂交选育和分子技术辅助选育为主阶段,在分子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生物育种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和种业发达省份。

种业企业做强

    河南省种企“弱、小、散”特征仍然十分明显,与河南种业大省地位不相匹配。据省农业农村厅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全省登记在册的种子企业有600多家,但具有育繁推一体化资质的只有7家,全国农作物种业综合排名前10强无河南一家,整体种子企业小而弱,市场占有率偏低。与外省种子企业相比,以秋乐种业为代表的“豫”字号种子龙头企业,无论是在育种研发投入,还是在研究队伍方面,均有较大差距,与孟山都、杜邦先锋等跨国种子公司更无法相比。我省周边的安徽、湖南、山东、北京、黑龙江、海南、甘肃均有种业上市公司,而我省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作物育种制种能力提高

    高附加值蔬菜如设施黄瓜、番茄等大多数蔬菜育种技术落后于全国水平,而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蔬菜如大葱、胡萝卜育种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基础弱、底子薄。食用菌育种研究滞后,菌种主要来自外省选育品种和国外进口品种。在工厂化生产用种育种上,受国外育种公司制约严重,如金针菇、香菇品种主要受制于日本,双孢菇主要受荷兰、美国控制。部分大田作物单产水平不高,例如我国大豆、玉米国产品种单产不到美国品种的60%。

种业管理能力和手段强化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总体不强,套包侵权现象仍有发生,影响了科研育种人员的积极性。种子管理队伍不完善,管理力量薄弱,行政执法设施设备和管理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高科技手段在种子管理上应用不够。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抢购套购、私繁乱制、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