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农村版)》:院县合作叫响新野“三张名片”

《河南日报(农村版)》,9月6日:第01版


院县合作叫响新野“三张名片”


  □本报记者李丽焦莫寒
    9月的豫西大地,秋意正浓,新野县到处是农忙景象:饲养员忙着给皮南牛准备新鲜的饲草,菜农忙着运送新鲜瓜菜,专家正在指导药农套种唐半夏……
    自2020年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新野县)”以来,以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为牵头单位,该所闫祥洲书记为总负责人,携手省农科院园艺所、经作所有关团队专家全力支持新野县肉牛产业、瓜菜产业和中药材产业的三大产业振兴,通过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打造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综合示范样板产业,促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化建设,助推新野县乡村振兴。

科技兴农助推新野县肉牛产业发展

    为加快新野县皮南牛扩群增量与提质增效,推动肉牛产业水平提升,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繁殖岗位专家王二耀以院县共建为依托,在新野县开展了皮南牛高效繁育工作,全力推动皮南牛高质量发展。
    “皮南牛具有早熟、肉质好、屠宰率高的特点,在当地深受养殖户的喜爱。”王二耀说,针对皮南牛的生产性能和区域特点,他们通过提升母牛繁育率、加强选种选配、加强培训与示范等方法打出了“组合拳”,有力促进了皮南牛产业的壮大。
    专家团队还在新野县推广“一五一三”自繁自养模式,即一对夫妻养50头牛,投资100万元利润30万元。根据当地养殖习惯和资源禀赋特点,使养牛户做到了“四不误”(不误养牛赚钱、不误农活、不误子女教育、不误赡养老人),凸显了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抓手的重要作用。
    为助力新野县肉牛产业健康发展,师志海博士带领疫病防治与健康养殖团队多措并举,着力示范推广牛群的重大疫病、突发疫病及多发常发疾病防控,制订突发疫情的有效应对措施方案,大大提升了肉牛产业科技支撑水平。

科技创新助推优质瓜菜提质增效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新野县这些国家荣誉称号背后,是省农科院园艺所原玉香团队以产业兴旺为主线,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当地优质瓜菜产业的缩影。
    专家们针对新野瓜菜产业中的品种更新滞后、产量品质下降、老菜区根肿病严重等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优质瓜菜高效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带动新野县及邓州、社旗等周边县市优质瓜菜产业发展,建成豫南地区重要的优质瓜菜生产与销售基地。
    优良的大白菜、西瓜、甜瓜、洋葱、芹菜、黄心娃娃菜……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新野正一步步使优质瓜菜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道地中药材做成富民大产业

    在新野,中药材资源也是一大优势产业。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组织了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杨铁钢研究员为负责人的专家团队,注重挖掘新野本地中药材资源,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延长新野县中药材产业链,努力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新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通过项目的实施,唐半夏这一濒临灭绝的道地中药材资源有了一定面积的恢复。结合唐半夏道地文化资源的恢复,带动新野县中草药的种植和发展。
    “三张名片”并行发展又创新协同。施巧婷博士推广的肉牛产业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把“三张名片”联系起来,以饲草产业兜底的中药材和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并形成产业循环,充分利用秸秆和牛粪两大污染源,将其变成生产资料为种养结合服务。
    在省农科院畜牧所、园艺所、经作所的技术支持下,新野县坚持绿色发展、品质提升、创响“三张名片”的发展理念,推进新野肉牛、瓜菜和中药材三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越走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