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定点帮扶后双庙村 工作简报第11期

一、工作概述与进展

1.高效农业种植项目扎实推进

      十月初,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樊红杰老师和后双庙村支书张永旗到海通乡前康庄的芹菜育苗基地,查看幼苗长势。芹菜苗长势喜人,幼苗生长情况良好。前康庄育苗管理人员针对大棚里的积水也进行了及时排出。前康庄作为是前期农科院帮扶村,也为后双庙村提供了种植上经验。与此同时,海通乡后双庙村的芹菜种植准备工作有序进行。在工作队的统筹安排下,从有机肥购买到田间管理各环节紧密配合,确保芹菜种植工作高效推进。


   紧接着栽种工作开始进行。通过插秧法,将芹菜幼苗整齐定植,确保植苗质量。标志着绿色芹菜从育苗、翻地到栽种的全流程已顺利完成,为今年暖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2.科技培训精准赋能,助力海通乡农业提质增效

     10月14日,工作队积极搭建科技桥梁,特邀省农业科院小麦研究所汪庆昌副研究员进行小麦种植及管理专场培训。汪老师围绕强筋优质麦种“郑麦901”的品种特性、晚播应对及全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宣讲,内容详实,针对性强培训让村民了解到晚播对来年产量并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稳定了群众们焦急地心情。同时,工作队樊红杰老师聚焦设施农业,详细讲解了“拱棚一年三熟高效生产技术”。从拱棚的概念、经济价值,重点阐述了“早春小西瓜—小青菜—秋延后芹菜”等高效益种植模式的具体操作要点与时间安排。这场关于小拱棚种植模式的讲解,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清晰可行的新思路。专家讲解深入浅出,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展现了科技支撑在助力海通乡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生动实践,也体现了工作队“扎根一个村、立足一个乡、服务一个县”的服务模式实践。


3.濮阳市农林科学院相关专家指导基地生产

     10月22日,濮阳市农林科院副院长陈建芳带领蔬菜相关专家来村指导蔬菜种植。并就种植技术、大棚利用与产业发展方向与工作队进行交流。陈院长表明濮阳市农林科学院将积极助力后双庙村的种植基地建设,助力产业振兴。

4.韩启忠副院长赴后双庙村慰问并指导驻村工作

     10月23日,韩启忠副院长带领推广处、规划处、园艺所等相关同志,赴后双庙村慰问并指导驻村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张和臣同志代表工作队作工作汇报。自河南省农科院对口帮扶后双庙村以来,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坚持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重点围绕组织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工作队充分发挥省农科院的科技与人才优势,在品种推广、技术示范与模式打造方面,积极践行“以科技引领发展、以产业促进振兴”的工作思路,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激发了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   韩启忠副院长对驻村工作队取得的扎实成效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工作队思路清晰、作风务实、成绩显著,充分体现了省农科院在驻村帮扶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省农科院作为工作队的坚强后盾,将持续在各项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他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扎实作风,巩固现有成果,努力将后双庙村打造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调研期间,韩启忠副院长一行还实地察看了产业项目。海通乡及濮阳市农科院等相关领导共同参加调研和座谈。

5.韭菜基地绿色认证检测

      10月29日,濮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同志带领第三方质检人员赴后双庙村进行韭菜抽样检测,测定农药残留指标,为绿色韭菜上市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