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膜下滴灌技术掀起节水革命
  本报讯 8月上旬,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大片棉田里,见不到寻常的沟渠,只有密集的棉花。田埂、田垄和沟畦被一马平川的棉田覆盖。   121团农工郭建喜说:“滴灌不仅节省劳力、水费、机力费,而且操作方便,只须轻轻松松一拧开关就成,穿干净衣服下地也不怕。”   这里采用了一种叫“大田膜下滴灌”的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膜下滴灌则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   石河子垦区从1996年开始进行小面积试验,1999年大面积推广应用,今年石河子垦区150多万亩耕地使用了大田膜下滴灌技术。据调查,实行膜下滴灌的棉田,每亩地平均节约劳力费50%?70%,节约机耕费20%?40%,加上节约的物化成本水费、肥料费等,每亩地减少投入250?280元。与此同时,每个农工从过去可管理20?30亩地提高到80?120亩。从1996年开始,石河子依托龙头企业新疆天业集团,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实现了节水灌溉器材国产化。目前在百万亩棉田使用的膜下滴灌全部设备,初始一次性亩投入已降到300元以下,是国外同类产品投资的1/8。石河子垦区不是把膜下滴灌节约的近10亿方水简单用于扩耕,而是用来种植芨芨草、苜蓿草、灌木丛、防风林等,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记者 朱彤 通讯员 胡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