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度棉花供需情况分析
关与2005/06年度的棉花产量和消费问题,国际相关预测机构分别对国际大市场和中国小市场做了平衡分析,国内的几家产量预测机构的数据还没有出来,在此就2005/06年度供需缺口问题谈一些我个人的看法以期朋友们来拍砖:
一、 国内外棉花供需状况(均是8月份数据):
1、 国际市场:
(1)USDA(美国农业部数据)预测:2005/0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达到2390万吨(中国的产量预测为566万吨,占全球总产的23.7%,不足1/4),全球棉花消费预计会达到2439万吨(其中中国的消费量预计为893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6.6%,大于1/3),2005/06年度的期初期末库存分别为1107.8、1084.5万吨,基本维持在一个同一固定高度,因此全球看,消费量大于产量26万吨,供略低于需求
(2) ICAC的预测:ICAC(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 预测,2004/05年度全球棉产量2620万吨,比USDA高230万吨,全球消费量将近达到2340万吨,即产量将超过消费量280.9万吨,国际市场供大于求,2005/06年度的期初库存为1050万吨,基本与USDA的统计一致。
2、 国内:有三个版本:
(1)USDA的数据:期初库存229+棉花产量566-期末库存223-2005/06年度消费量893=-331万吨,即按USDA的预测中国需求大于供应330万吨,(不包括进口棉)有330万吨的缺口需要补充。
(2) ICAC的预测:ICAC预计中国大陆2005/06年度的进口量将达到280万吨,比2004/05年度高出两倍(135万吨),但低于USDA20万吨以上。
(3) 个人的预测:
<1>供应:2005/06年度的总产550?560万吨+74万吨国储+7-8万吨撮合期货(其中期货C2仓单3.5万吨左右,撮合上6万多吨)+棉纺企业63.5万吨(100多家纺企业调查加权平均28天库存)+棉麻公司、棉商60?70万吨(其中几个中字头公司、各省棉麻的外棉量可能达到30?35万吨)+2004/05年度未用的配额25万吨(截止8月底,我国共签定外棉240万吨左右,而2004/05年度的总数为89.4+70+70+35万吨上个年度的剩余配额=25万吨左右)=708.5?728.5万吨,扣除期货、撮合上同棉商库存统计中的重叠部分5万吨,则2005/06年度棉花的总供应量为705?725万吨,2005/06年度的期初库存为175?185万吨。
<2>消费:2004.9?2005.7月社会纺纱总量1144万吨,同比增长25.4%,如8月份仍按这个增幅计算,则2004/05年度的纺纱量达到1258万吨,纺纱耗棉约为780+30=810万吨,可以肯定的是2005/06年度的纺纱量的增幅肯定要降下来,达不到25.4%,如增幅按10%计算(前年的增幅15%),则耗棉量达到860+30=890万吨,这个数据基本同USDA、ICAC的预测一致;
<3>由供应和需求得出缺口为:890-708.5~728.5=161.5~181.5万吨,若2005/06年度的期末库存维持在150万吨左右,那么总得的缺口为161.5~181.5+150=310?330万吨,与美国家业部等的结果虽比较一致,但在期初、期末库存方面有较大差值。
<4>配额问题:89.4万吨配额内的进口棉花(关税1%),可能增发的滑准关税的进口棉数量有多少呢?310~330?89.4=220~240万吨,这里有两个变数,一是今年的棉花产量,从对各产棉区的调研看,产量能否达到550?560万吨有疑问;二是期末库存的弹性仍很大,有150的可能也有180或120万吨的可能;三是棉纺企业到底能被“清洗”掉多少?棉花协会某位领导在河南会议上认为,2005/06年度将有很大一部分纺企被淘汰,棉花的消耗量可能下降20%,当然这里有夸大的成份,个人估计,纱线产量暂时还不至于开“倒车”,但增幅的回调速度和幅度存在一定的变数,因此10%的增幅是个保守数据;四是采用滑准关税的进口棉数量随企业的需求而定,追发200万吨还是150万吨须量力、量势而行。
信息来源:渤海期货商务网 (200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