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农产品加工高层论坛会召开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9月21日召开的“2005年中美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强调,中美双方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双方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是两国政府和农业科技界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李学勇列举了我国主要农产品总量跃居世界首位的一组数字:2004年粮食总产量4.7亿吨,肉类总产量7244万吨,水果1.5亿吨,蔬菜5.5亿吨。李学勇将其归结为,中国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正因为此,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期。李学勇说:“这也为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前提。”
李学勇说,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学习、借鉴美国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安全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此,中方建议,在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平等和突出实效的愿望,共同构建长效科技合作和互访交流机制,以互派研究人员和留学生、举办论坛等多种形式,增进了解,拓展合作。据介绍,去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首届中美农产品加工高层论坛上,中美双方达成60多项科技合作意向,部分内容已得到有效实施。 (记者 范建)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0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