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海水微粒饲料研制取得技术突破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中科院、上海浦东新区高新技术种子资金项目??“海水微粒饲料的研制及产业化”,在青岛通过了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海鱼微粒饲料的成功研制,必将为今后我国海鱼生产性养殖的大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海水鱼类养殖是继海带、对虾、扇贝三次海水养殖浪潮之后,有望掀起第四次浪潮的养殖种类。目前,鱼类大规模养殖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是养殖环境和饲料。我国养殖的名贵海鱼,如真鲷、黑鲷和牙鲆等,在生产性育苗过程中,仔稚鱼容易发生大规模死亡,成活率一般低于20%,仔稚鱼从吸收卵黄内源营养,转变为摄取人工培养的浮游动物或人工配合微粒饲料等外源营养后,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不足是导致仔稚鱼大量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该项目成功研制出海鱼微粒饲料的科学配方,确定了饲料中鱼油、n-3HUFA、卵磷脂、胆碱、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最适添加量,尤其在鱼油的分子结构形式对海水仔稚鱼生长、存活影响;海水仔稚鱼对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和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维生素C、胆碱定性、定量需要的研究;以及DHA/EPA的比例对海水仔稚鱼生长、存活、体内相关成分影响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   此外,在饲料中用甘油三酯结构形式的天然鱼油代替乙酯化或甲酯化鱼油,并通过试验证实了其科学性。该项目研制的微粒饲料未添加任何激素、抗生素或其它药物,为安全、环保的绿色饲料。   该项目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的生产加工工艺,并进行了20万尾牙鲆的生产性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海鱼微粒饲料可以替代大部分的轮虫、卤虫活饵料,仔稚鱼的成活率、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仔稚鱼的白化率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