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经纬新闻》:河南省特色油料产业联盟成立 “油”此开始政产学研协同发力

本报讯(记者 郭俊娟 冯瑞萍 )8月18日,河南省特色油料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该联盟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指导,省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相关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整合全产业链资源,破解发展瓶颈,推动特色油料产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成立大会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张海洋主持。

“豫油”产业面临升级之问

河南作为特色油料生产大省,产业根基扎实、优势突出。芝麻遗传育种研究和生产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牡丹籽油产能占全国50%以上,精深加工水平领先;油茶、核桃等木本特色油料蓬勃发展,形成“豫东豫南芝麻油茶、豫西豫北牡丹核桃”的区域格局。“项城芝麻”“洛阳牡丹籽油”等品牌享誉全国。目前,全省特色油料产业带动12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近3.8万元,全产业链产值达680亿元。

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挑战:优质专用品种短缺,牡丹机械化程度低,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不高;大型龙头企业缺乏,“卢氏核桃”等地标品牌影响力不及外地同类产品;国内供给不足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凸显。

在联盟成立仪式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秀杰指出,依托特色油料产业联盟推动我省特色油料全产业链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联盟需聚焦品种选育、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通过全产业链协同,破解“大而不强”的发展难题。

链合资源 共筑千亿产业新基

今年出台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特色油料产业链被列为重点培育的十八个产业链之一。为落实该方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多方力量成立特色油料产业链工作推进专班,组建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林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等5家科研单位组成的联盟主席单位。通过深入全省48个县(市、区)调研100余家企业,形成详实的产业链工作报告,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旨在加速特色油料产业链式发展,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融合。此次特色油料产业联盟的成立,正是专班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力争到2027年,特色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产业链规模达到1000亿元。

大会听取了联盟组织筹备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河南省特色油料产业联盟章程》《河南省特色油料行业自律公约》《轮值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秘书长单位选举办法》,选举出轮值理事长单位5家、副理事长单位26家、常务理事单位31家、秘书长单位1家。河南正康粮油有限公司作为首届轮值理事长单位代表,承诺将严格履行轮值理事长的职责,搭建协作平台,推动资源整合与标准共建。

协同发力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联盟成立让我们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河南正康粮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徐国旺表示,将积极参与联盟活动,主动分享信息资源,寻求合作契机。只有真正形成合力,打造“豫油”公共品牌矩阵,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大话语权。

轮值理事长单位光山县新天地生态林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功斌结合自身返乡创业经历,表达了深耕油料产业的决心。他表示,将致力于深化各方合作,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河南省特色油料产业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的重要举措。”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鸿雷表示,“联盟将聚焦技术研发、装备升级、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力争三年内突破5~8项‘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向‘种植标准化、生产智能化、加工精深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国际化、产业生态化’转型。”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苗红梅告诉记者,作为省特油产业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和秘书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将持续发挥人才科研优势,依托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全国特色油料产业发展联盟、河南省核桃产业联盟、牡丹产业联盟和油茶产业联盟的强大支撑,与特油联盟成员一起,开启河南特色油料产业资源聚合、创新协同的新阶段,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推进农业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