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甘薯杂粮专家李君霞研究员,率领团队专家康志河,秦娜,秦家范,刘忠玲,王淑婷,在伊川县农技中心农业科科长刘要辰陪同下,深入洛阳市伊川县多个农业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服务活动。专家团队一行先后来到鸣皋镇元东村全国红薯新品种展示基地、白沙镇张寨全国谷子新品种展示基地以及江左镇耿村鹏展农业合作社万亩谷子示范方,通过实地指导、现场答疑和座谈交流等方式,为当地甘薯杂粮生产提供精准技术指导。
在鸣皋镇元东村全国红薯新品种展示基地,展示了全国各地甘薯新品种30多个,李君霞指着不同品种的叶片向技术人员讲解:当前正值甘薯块根膨大关键期,管理措施要跟上。今年由于高温干旱,甘薯根腐病大爆发,甘薯根腐病一种土传性病害,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推行高垄栽培,加强田间排水,栽前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根处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抗性,发病初期及时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灌根,连用2次,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在施肥管理方面,李君霞特别强调:“甘薯施肥要掌握前期促、中期控、后期保”的原则。生长后期要适当控氮,增施钾肥,促进薯块膨大。建议每亩施用硫酸钾15-20公斤,同时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在白沙镇张寨全国谷子新品种展示基地。这里种植了63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谷子新品种,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品种对比试验平台。李君霞首席仔细观察谷穗后向技术人员强调:现在正值谷子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管理措施要精准到位,要重点防治谷瘟病和白发病,可用春雷霉素悬浮剂500倍液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谷瘟病,同时加入精甲霜灵800倍液防治白发病。在水肥管理方面,李君霞提出:灌浆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忌大水漫灌,采用小水勤灌的方式,结合灌水,可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促进籽粒饱满。
在江左镇耿村鹏展农业合作社万亩谷子示范方,宽窄行穴播种植技术的优势明显。李君霞对这种创新种植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宽窄行种植不仅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还便于机械化作业。针对当前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李君霞提出具体管理措施: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争肥;要重点防治钻心虫和粟穗螟,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在鹏展农业合作社举行的技术座谈会上,李君霞针对合作社负责人耿晓东提出的技术难题,一一作出详细解答。刘要辰科长主持座谈会时表示:专家们的指导很及时、很实用,解决了我们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通过此次深入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省甘薯杂粮首席李君霞专家团队表示将继续跟踪服务,为洛阳的绿色杂粮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