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南先后遭遇高温干旱及连阴雨天气,给粮食生产带来一定影响。随着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气象灾害频发,种粮如何才能更有保障呢?继续来看《秋粮五问》,第四问:咋给种粮上“多重保险”?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程维康:我现在是在新乡长垣市的一家种粮大户的玉米地里,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土地的泥泞情况,我现在每走一步,都会嵌下一个深深的印记。
尚大哥,咱们今年玉米的受灾情况是怎样的?
新乡长垣市佰佳种植家庭农场 尚胜军:现在基本上我这一块受灾了260多亩。
尚胜军今年种了800多亩玉米,超过1/3因天气受灾,心急如焚的他拨通了保险公司的理赔电话。
一二三四,四行,这是一米九五,这样都能算出来它一亩有多少株。这都是受水不好,这都是天气原因,这是虫害。
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三农中心承保理赔部副总经理 门道法:他们现在做的就是用无人机进行全方位查勘,这样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查勘效率。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实行预先赔付。截至目前,我们公司预赔了有5490万元。
新乡长垣市佰佳种植家庭农场 尚胜军:赔偿6万多元。这6万块钱到手之后,对下一步的小麦种植,买化肥,买种子,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天灾不可控,最起码有个保险,我们能挽回点损失。
为了最大化减少农民损失,保证农民种粮收益合理性,河南除了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大力推行预赔付机制,还建立了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截至10月16日,全省秋粮保险已支付赔款11.5亿元,其中预赔款占已支付赔款的80%,理赔进度超60%。
与此同时,河南还围绕秋粮收割、烘干、收储等关键环节,加强全方位金融支持。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程维康:今年,河南先后投入5000万元的救灾资金,用于烘干机械补助,秋粮收获奖补和调度农机,累计调集投入履带式玉米收获机近8000台。
新乡市原阳县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 李涛:像这样的履带收割机,今年国家的补贴额度比往年高出一万多块钱。然后是粮食烘干塔,今年不但有国家的补贴还有省级补贴,两项补贴加起来,接近购买价格的一半。
河南农机部门还专门开发了农机补贴APP,农户购机补贴的查询及申报,在手机上就可以一站式完成。据统计,今年全省主要涉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三秋”贷款178.27亿元,支持了4.63万户涉农经营主体开展秋粮收割、烘干、收储等。
面对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除了补贴和保险,如何从种、管等源头上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尤为关键。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程维康:像我身边的这片玉米地里面种植的,就是抗逆性能比较强的玉米品种,抗逆性就是指抵抗逆境的能力。你看,经过今年的干旱跟连续阴雨天气之后,这里的玉米依然籽粒饱满,色泽金黄。
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耕作栽培室主任 乔江方:这个就是当前在咱们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应用面积达到了700万亩,完全可以精准控制水的量,还有肥料的量,可以改善这个田间小气候,有效增加我们抵抗灾害性天气的能力,特别是应对今年前期的高温干旱天气,发挥了很大效果。
乔主任告诉记者,今年,前期的高温热害,后期的连阴雨,这两项均创造了河南省过去64年的记录。面对气象灾害频发、甚至常态化的趋势,还必须做好两方面加强。
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耕作栽培室主任 乔江方:第一个就是我们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包括新模式的创新集成,落地见效。包括你像我们看到的这个“郑单819”品种,它在抗病性,特别是抵御今年的这个抗穗腐,抗茎基腐表现非常优异。第二块,就是我们要加快创新型的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包括北斗导航播种技术、合理密植技术、滴灌水肥一体化、适时晚收这几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从快速理赔的农业保险,到加码补贴的农机产品,再到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应用,河南正努力为农民种粮加上多重“保险”,用强大的韧性守护“中原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