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协提案关注“三农”
昨天,河南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已进行到第3天,会议收到的政协委员提案越来越多。记者注意到,其中不少提案都关乎到“三农”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
提案人:民革河南省委员会问题:每年我省都有近百万的新生劳动力需要转移。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文化学习、心理个性、日常生活等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各省辖市、县、乡都要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在我省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办寄宿制学校;各地农村大力提倡利用农闲和传统节假日举办“家长学校”;改善流动农民在城市里的就业与生活环境,政府在规划解决中小学生“入学难”问题时,也应将“留守儿童”的“就学难”问题统筹考虑。
【关键词:农资涨价】
提案人:张汉英
问题:由于农资价格上涨,与2004年相比,农民亩均农资投入增长了五六十元,致使农民种粮收入降低,甚至负增长,影响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建议:一是提高对农民种粮的补贴,并扩大补贴范围。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化肥等农资价格的监督力度,让农民和涉农部门参与监督。三是农技推广部门应积极倡导使用农家肥,降低农业成本。四是鼓励农资生产企业到农村开办连锁超市。五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农民生产支出。
【关键词:同等国民待遇】
提案人: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员会
问题:农民进城务工要办计生、就业等证明,还要交计生季度妇检等保证金;到城市后还要办暂住证等,还要缴纳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各项费用。农民没有休耕的自由,即使明知种地亏本,休耕还要缴土地闲置费,不能像企业、商业那样停业、破产。这些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政策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
建议:第一,取消农民进城的一切收费。第二,取消对农民休耕的限制政策。第三,建立城乡产权交换渠道,使农民进城渠道畅通。第四,给农民松绑,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公民同等的民主权、税赋权、社会财富占有权、迁徙权等。
(本报记者 马鸿钧)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0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