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点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本报北京1月16日讯(记者易蓉蓉)“多学科交叉领域取得新进展,科学技术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集聚时代,涵盖面广,表明人类在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征途中科技无限,创新无限。”今天在“路明杯2005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点评了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他表示,这10项科技进展从一个侧面代表了我国科技领域在2005年取得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但没入选的成果也不意味着不重大。
白春礼还表示,在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大事,感到很高兴。他向评选2005年十大科技进展的两院院士,以及主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纵观2005年,全球科技领域真可谓突飞猛进、异彩纷呈、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原始科学创新和科学集成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人类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舞台上的主要角色,科技的发展也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起核心作用的已不是一两门技术,而是由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和纳米科技、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与环保科技等构成高科技群体,这标志着科学技术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集聚时代,这次评选出的新闻很多属于在几个学科交叉领域获得新的进展。应该说科技界评选出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涵盖面很广,可谓是上天入地??神舟六号上天、最深的钻探深度、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等。”白春礼说,“关于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的新闻,仅仅是国际和国内创新大潮中的几朵浪花,但代表着中国科技最新突破点,表明人类在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征途中是科技无限、创新无限。”
对于院士们评选出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白春礼一一做了点评: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飞行技术取得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而且也为下一步出舱、空中对接这些新的载人航天任务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青藏铁路穿越青藏高原的腹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线路,冻土广布,技术难度高,工程量大。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标志着这项世界工程的建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中国科学院研究成功龙芯2号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装备了现代的电子产品,使我国在电子产品核心技术上开始掌握了主动权。龙芯2号是国内首款64位高性能芯片系统,这款芯片在低成本信息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性能优势。信息产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合作,建立了“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一条以龙芯产业为目标高科技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雪冰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无法代替的,我国科考队南极考察是科考史上的一次壮举,表明我国南极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是历代植物学家辛勤耕耘和协作的结果,是了解中国植物资源的最翔实、最权威的科学资料。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局域化学反映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的新的广阔前景。调控单个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由此改变中心钴离子的自旋态。这项成果主要是调控单个分子的操纵、剪裁,以及磁性的控制,对将来设立分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精确测定珠峰高程,其高程数据作为国家重要的地理信息,由国家正式公布并公开采用,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和测绘科技水平,促进了地球科学研究。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入地下5158米,这标志着我国“入地”计划获得重大突破,不仅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深的科学钻井,也是当前正在实施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20多个项目中最深的科学钻井。通过这次科学深钻,揭示了陆块会聚边界深部连续的物质组成,证明了地质历史上曾发生的板块携带巨量物质俯冲地幔深处的壮观地质事件,以及发生在700万到800万年前的重大裂解事件,提出了地壳分层拆离的多重性。
在生物医学领域,如何能做到药物的定点输运、释放是大家攻克的难点。能在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的研制成功,对将来药物的定点输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高分辨率“中国数字人男1号”诞生。中国数字人男1号的数据集,在南方医科大学构建完成,成为目前世界上数据量最大、分辨率最高的虚拟人。所谓“数字人”就是在电脑里合成的三维人体详细结构,“数字人女1号”前几年已经有了,但是“男1号”是首次诞生,我国由此成为继美国、韩国之后第三个拥有本国“数字人”数据库的国家。“数字人”在医学、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白春礼指出,这次会议正好是全国科技大会刚刚闭幕的日子,这次科技大会中央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号召,所以这次十大科技新闻的评选有特别的意义。 (易蓉蓉)
信息来源:科学时报 (2006-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