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蛋新国标欲挑战农村养禽业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蛋安全要求》、《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蛋产地环境要求》的国家标准已经制定,我省将于近期开始实施首部禽蛋国家强制新标准。笔者通过有关途径获悉,新国标对禽蛋里的抗生素、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规定了最高限量标准,还规定了养禽场的场址和自然条件等标准。这就意味着,新国标实施后不达标的禽蛋将禁止上市。
目前,农村养禽业主要以中小型饲养场和农户散养为主,为了提高产蛋量和保证存栏量,在饲料中大量添加抗生素、微量矿物元素等添加剂的现象很普遍,加上养禽业的进入门槛不高,市面上超过八成的禽蛋是由农村中小型饲养场提供的,很难保证抗生素残留、重金属污染、细菌超标现象不会发生。
据了解,新国标实施后设定了过渡期,农村中小型饲养场可以在限期内按标准整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农村养禽业提出以下整改意见:一是改善禽舍小气候,调整饲养密度,有条件的饲养户可以适当增大禽类的活动范围,提高禽类的机体抵抗力,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使用抗生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在禽蛋中的残留,同时坚决不用激素类添加剂,打消使用抗生素大剂量治病、小剂量防病保健的念头,完善科学免疫程序,对弱化苗及灭活苗严格按规定操作;二是严格按照禽类不同品种不同发育阶段对日粮中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标准进行添加,尽可能在日粮调配中对一些需要量很少(尤其是重金属)的矿物元素予以满足;三是尽可能采用封闭式禽舍进行生产经营,以便于灭鼠防鸟,同时杜绝工作人员及闲杂人员随意串舍;四是及时拣蛋分级,涂膜包装,喷码帖标,防止外源性污染。
那些没有能力按标准整改的中小型饲养户、散养户则将因无法保障实施正常的生产技术和保证适宜的饲养环境而逐渐被淘汰。
记者:张利峰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0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