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
福建漳浦做强生态林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福建省漳浦县把大力发展生态林产业看作林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实现了“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海岸林带化、水厍涵养化”的目标。
    近年来,漳浦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一个绿色银行、营造一条绿色长城、建造一座绿色水库”的战略口号,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大力发展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五年来,全县共投入230万工日,完成义务植树600多万株。2002年至今,全县共完成人工更新造林22万亩。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4.2万亩,花卉总产值4亿多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推广运用绿竹无公害速生丰产栽培技术5000多亩,改造竹林1.5万亩,林业总产值达20多亿元,是2002年的3倍。
    该县大力推广林业新技术、新品种,积极开展农田林网规划建设试点,以抵御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县里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作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得到了镇、村及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已在赤湖安角、亭里村以及其他沿海各村规划建设了500亩农田林网。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力争使全县农田林网面积达到5000亩,基本实现沿海“农田林网化”。县里还积极进行红树林新品种引种试验,加快海防护林建设进程。目前,漳浦红树林建设还比较落后,每次台风来临,沿海鱼虾池堤岸都遭受较大损失。为保护100公里的泥岸海岸和虾池的生产安全,该县认真摸索,组织相关人员到广东珠海、雷州,广西钦州等地参观,着力从红树林的生长速度及防护功能入手,在沙西、旧镇、六鳌等乡镇浅海滩涂泥岸创建了面积100亩的红树林试验基地,成活率达95%以上。今年他们将在沿岸40公里的滩涂进行推广种植,计划面积700亩,力争到2015年,使全县堤岸滩涂全部种上红树林,在漳浦沿海堤岸营造一条绿色长城。
    过去,漳浦县仅有加工木材的小型作坊36家,且95%以上都是简单的板材粗加工,机器设备老化,木材利用率低,产业效益不高。随着短期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不断发展,木材加工、销售成为困绕广大林区农民的一块心病。针对这一问题,县里积极开展项目交流与合作,引进具有实力的森工企业投资兴办板材加工业。同时还与科研机构合作,对速丰工业原料林进行改制,充分利用各种木材,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