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涉及安徽全省沿江6市19个区县的4319户专业渔民,20015人。其中以船为家、常年漂泊在水上的有1605户,占37.2%。为解决他们禁渔期间的生活困难,今年初,省政府办公厅在向沿江各市县下发的通知中对重视渔民的生活困难以及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沿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长江禁渔期间渔民基本生活不受太大的影响。
一是将符合条件的专业渔民纳入城镇低保,对困难渔民提供实物救济和困难补助。据统计,全省沿江地区共为专业渔民发放低保金、补助金262.5万元,比去年增加30%。享受低保和救助的渔民人数分别达到5288人和7255人。
二是创造条件为渔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引导帮助转产转业。枞阳、望江等县渔业部门通过为渔民举办技术培训,免费提供技术咨询,帮扶70多户长江专业渔民成功转产,发展河蟹、黄鳝、珍珠等养殖,实现了稳定脱贫。
三是积极做好渔民服务工作。禁渔期间,渔政人员经常深入渔村、船头、码头,为长江专业渔民提供上门服务,办理相关领证手续,减免相关费用,开展水上安全检查,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
四是深入开展调研,提出解决长江渔民生产生活问题的政策建议。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省农委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长江专业渔民全面普查和专题调研,上报省政府。提出将长江渔业资源保护与切实解决专业渔民生产生活困难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执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完善落实有关社会保障措施,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全面实施专业渔民转产就业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长远出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