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审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郑稻18号

国审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郑稻18简介

 

郑稻18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高产抗病广适粳稻新品种。2005年申请品种权保护,并通过初审公告,公告号CNA002221E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稻2006001)。20078月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及豫南稻区、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1、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59.4天,属中晚熟常规粳稻类型。株型紧凑,株高105cm,生长旺盛,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茎秆粗壮,叶色绿,剑叶短,上举,叶鞘绿色;穗长16cm,着粒密,粒型短圆,?尖白芒,较易脱粒;后期落色好,丰产性好;每穗实粒数140粒,千粒重26

2、产量表现

郑稻18号是我省目前唯一较豫粳6号增产显著的新审定粳稻品种。2004-2005年参加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22点次试验,居试验结束品种第1位,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8.95%,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河南省粳稻生产试验,全省9个试点中郑稻18号的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2.5%20052006年参加国家北方水稻区试,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10.8%。

2005年在原阳、郑州花园口等地示范中,亩产达680kg,而对照豫粳6号亩产仅450kg左右。2006年百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650公斤,经专家验收最高实收亩产达780.2公斤。

3、抗性

经抗病性鉴定及田间观察,郑稻18号不仅抗穗颈瘟病、白叶枯病等,而且对近年普遍发生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突出。

4、品质

经品质分析检验,郑稻18号糙米率85.1%,精米率74.7%,整精米率70.3%,垩白粒率23.5%,垩白度3.0%,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82mm,透明度1级,碱消值7级。粒长5mm,粒型长宽比1.8

5、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早播,培育壮秧:郑稻18号在河南省作麦茬稻栽培,4月底至5月初播种,信阳稻区可推迟到5月中下旬播种。一般湿润育秧播种量2535kg/亩,做好种子消毒,秧田要留足面积,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重视磷、钾肥施用。11心施断奶肥,可结合使用多效唑,促苗壮蘖多,3叶期前补施促蘖肥,移栽前5天左右适量追施送嫁肥,以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6月中旬移栽,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栽插株行距13cm×27cm,每穴34,高肥力田块株行距可增大至15cm×33cm,每穴3苗左右,做到浅插、匀栽,防止漂苗、缺穴断行。

3)合理配方施肥,促苗早发稳长:本田施足基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及微肥合理搭配施用,控制施氮总量,一般本田总需氮量控制在20kg/亩以下。掌握前重、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一般基肥占50-60%,分蘖肥占30%,穗肥占10-20%。分蘖肥宜早施、重施,移栽后7-10天内及时追施肥料。适当增施钾、锌肥,有利于壮秆健叶。穗肥看苗酌施少施、勿迟施。

4)科学灌水,协调构建高产群体:本田科学灌水的基本要求是,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达到预期茎蘖数后,及时晒田,控水控肥,抑制无效分蘖和拔节过长,使水稻根旺秆壮。成熟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切忌断水过早。

5)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搞好病虫预测预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重点做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以及纹枯病等的防治工作,保证水稻生长正常,保苗增穗夺高产。

4  适宜种植区域

郑稻18号适宜在河南沿黄及豫南稻区、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联系电话:0371-6573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