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
四川产业化经营带动半数农户置业增收
   记者从四川省相关部门获悉,该省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达2184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94家,过亿元的230家,百亿元以上的2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25亿元,净利润55.57亿元,上缴税金19.28亿元,出口创汇4.19亿美元,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1301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3%,预计全年所带农户人均增收比一般农户高出180元以上。目前该省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5万个,会员达282万户,发挥了助农增收的重要作用。
    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2355个,专业村带动从业农户73.7万户,占专业村农户的74.5%;主导产业收入118.3亿元,占专业村经济总收入的53.2%;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707.5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3.1%。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形成了143个专业乡镇,主导产业总收入7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2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8.5%。
    发展一村一品,实质上是在村这个层面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生猪产业发展有大的突破,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4560.36万头,全年可突破亿头大关。同时,四川一村一品正在由畜牧养殖业、果蔬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向农产品加工、运销、休闲观光、涉农服务业等产业拓展。
    产业化和专合组织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全省专业村的产品中有注册商标770个、无公害产品1003个、绿色食品293个、有机食品89个;创省以上名牌产品460个,有22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出口基地面积达9.59万亩,年出口创汇达1381万美元。
    近年来,四川省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规范发展专合组织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创新提高转变。
    创新投融资机制。成都市组建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集中市本级财政生产性支农资金和部分土地出让金,搭建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公司以注册资本金6亿元为基础,通过担保、投资等方式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目前已推进和落实各类农业产业项目74个,涉及项目总投资60亿元。
    创新运行模式。资阳市推广“六方合作”模式,引入保险服务并拓展合作领域,建立养殖业“六方合作+保险”、种植业“四方合作+保险”、中小企业融资“五方联动+信用管理”等模式,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五斗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合同订单”、“贷款担保”、“二次分配”等方式强化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今年以来已为农户带来直接收益1200万元以上。
    创新工作机制。苍溪县通过建立“一项产业、一个推进办、一套专业队伍”的推进机制,政府、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四川明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目标是: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400家,专合组织发展到1.6万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到54%,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增收额高于一般农户50%。(吴芸 欧阳荣强 记者 邓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