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河南日报:春夏果蔬怎样吃得更安全

 

 

《河南日报》:2008418日 第5版 政教科文

 

 

 

春夏果蔬怎样吃得更安全

 

本报讯  记者 尹江勇  实习生  岳玲燕)春夏时节,市场上的时令果蔬大量增加,如何吃得更安全?让我们听听省农科院的食品专家怎么说。

  在市场上,畸形果蔬并不少见,如又红又大的连体西红柿、连体草莓,奇形怪状的西瓜、枣梨等。省农科院食品专家白献晓告诉记者,果蔬变形的原因主要有营养不均衡、微量元素缺乏和使用激素不当等。现在很多农民在温室和塑料大棚中栽培果蔬,这些果蔬会因低温、干燥、氮磷肥喷施过多而缺钙,造成畸形。水果在种植过程中如果缺乏微量元素硫,则会导致表面不光滑。

  为使果蔬早上市,有的农民用激素对果蔬进行处理,催熟后的果实颜色多不正常,而果实切开后,可发现中间有空腔、颜色不一致。其主要原因是生长激素使用过多,造成果实过于肥大而养分供应不足,于是形成空腔,这样的果蔬最好不要吃。

  此外,一些市民图省事,喜欢一次买吃一周的蔬菜放在冰箱里。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玉亭认为这样很不科学。他告诉记者,蔬菜本身含有硝酸盐,硝酸盐本身无毒,然而在储藏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它在人体内与生物胺结合,可生成强致癌性的亚硝酸胺。所以,张玉亭建议,新鲜蔬菜在冰箱内储存期不应超过3天。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