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河南日报:走近玉米育种大师堵纯信

 

《河南日报》:2008910 头版

 

 

走近玉米育种大师堵纯信

本报记者 尹江勇

 

  在育种界,堵纯信称得上大师。不少人这样评价。

  理由很充分:论成果,他主持培育的高产稳产广适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论影响,他使用的独特的自成体系的育种思路和育种方法,启发和带动了很多育种专家。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一号种子”

  说起堵纯信,不能不提到他选育的玉米良种郑单958”。许多专家评价这一良种时,所用的形容词是异类在正常遗传育种条件下,它应该到2010年才出世。

  作为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的重要里程碑,郑单958”具有极为出色的性状,它成功解决了品种耐密能力低、综合抗性差等技术难题,引领了我国玉米育种进入高密度育种时代,2000年以来,先后通过国家和冀、鲁、豫、吉、辽等7省(区)审(认)定,累计推广2.5亿多亩,成为建国以来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增产玉米145.5亿公斤,带动农民增收140亿元,显著提升了玉米产业的整体水平。它也因此被广泛称誉为一号种子。

  在2007年度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郑单958”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业内关注的超级玉米,其培育指标就是以郑单958”为标杆。

堵纯信的“育种经”

  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堵纯信形成了独特而又富有创新性的育种思路和方法,一直为业内专家所称道。

  早期的高产玉米育种,大都重视培育稀植大穗品种。堵纯信选择的研究方向是重视综合性状,通过在株型上充分利用光能进行技术突破。极具前瞻性的思路,让他的育种方法跟其他专家处处透着不同??

  为了育出单株特性上佳的良种,别人每亩育种田只种3000多棵苗。堵纯信认为这样不易发现种子的缺点,他选择密植,每亩地种5000棵,人为加大环境压力,从中优胜劣汰,选出株型紧凑、耐密性好、能在有限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的强悍型良种。

  别人育种为了方便授粉,一般习惯春播。堵纯信偏偏选择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夏播,刮大风时可以检验抗倒伏性,病虫害多可以检验抗病害性,高温、阴雨寡照、干旱可以检测选择结实性和抗逆性。

  堵纯信提倡精细育种,每个育种都有诀窍:间苗期,要选择根系发达、不易拔出的;抽穗期,要选择雄穗分枝少的,减少单株损耗;灌浆期,要选择抗病性突出的;收获以后选穗,则要挑出籽粒深、出籽率高、经济系数高的……”

平平淡淡出真醇

  堵老师一直都是个很平和的人。在省农科院,和他相处多年的同事和朋友们这样说他。

  翻开履历表,简简单单??

  1936年,堵纯信出生于河南原阳,在卫辉县上高中。1957年,考入河南农学院(现为河南农业大学)就读农学系农学专业。1961年分配到开封地区农业局负责农技推广,19731月来到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室,一直工作到1996年退休。

  在这看似平淡的经历中,不时闪现的,是他培育出的一个个玉米良种:郑单958、豫玉17、豫玉19等。

  堵老师育出的玉米品种,个个是精品。人们评价说。

  行内人深深知道这成果的来之不易。

  杂交育种做起来太难了。我们一个研究室,平均每年做6000个组合,也许一个成功的品种也选不出来。加上育种周期长,我们自己常常说,这是和时间赛跑,和生命赛跑。粮食作物所副所长铁双贵告诉记者。

  堵老师是把全身心专注于科研的人,育种是他最大的乐趣。铁双贵告诉记者,从退休至今11年,堵纯信一直没脱离研究工作。为了加快育种进程,院里在海南设有育种基地,70多岁的他,每年总要飞到海南待上几个月,几十年从不间断。

  平平淡淡出真醇,是人们对堵纯信的看法。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