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国外引种使农业不断实现新跨越
  引进国外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丰富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促进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约600种主要栽培作物中有300余种是从国外引进的,而约209种现有栽培蔬菜中,国外引进的占80%。种质资源的引进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类,有效地改善了种植结构,满足了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求,同时还带动了国外栽培技术的传播,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王述民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是以作物品种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基础性、服务性工作和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综合研究机构,对各种作物品种资源进行了广泛收集、妥善保存、全面评价、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目前,我国种质资源有37万份,其中33.2万份保存在国家种子库,包括160多种作物、700多种物种的种质资源;有3.8万份保存在32个种子圃里。在37万份的种质资源当中有6.7万份是从国外引进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948”计划的支持下,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对外交换等途径,2001?2002年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引进了优质香稻新品种、细长粒型水稻;强筋、弱筋、抗蚜虫、抗旱小麦新品种;优质甜玉米种质等近缘玉米野生种;优质大豆品种;高糖、抗病、耐贮优异番茄,优质抗病无核葡萄以及加拿大抗病及特用双低油菜、澳大利亚耐盐高产优质牧草等优异种质资源总计1500多份,进一步拓宽了我国种质资源遗传基础,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基因库。并从这些资源中筛选出了一批具有优异性状的种质,经过不断扩大开放供种,在生产上得到了利用,提高了优异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例如从美国加州引进小麦耐盐种质32份中,经过室内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和田间多点耐盐性鉴定和筛选,选育出2个春小麦抗逆耐盐新品系SW?99?10和SW?99?12,在土壤全盐0.4%左右的范围内盐害胁迫对其株高、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单株分蘖成穗率高,亩穗数多,群体丰产性好。这两个耐盐新品系在宁夏平罗县城关镇0.35?0.50%土壤全盐的10亩盐渍地上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亩产分别为273.4公斤和287.1公斤,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每亩分别高出99.7公斤和113.4公斤,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经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监督中心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SW?99?10和SW?99?12两个新品系蛋白质含量都在12%左右,属于优质软筋小麦。   据了解,在引进的小麦优良品种中,直接推广利用的有80多个,其中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的品种近30个,超过百万亩的15个,超过千万亩的6个,使我国小麦主栽品种不断更替,每次更替都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得到了飞跃发展。引进的玉米优良自交系Mo17,经测配培育出中单2号,单玉13、烟单4号等高产、抗病、适应性好的优良单交种,种植面积达到千万亩以上,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玉米产量,仅中单2号已累计推广3亿亩,增加产量达150多亿公斤。通过棉花的引种使我国有了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栽培,到80年代末,杂交育成的陆地棉新品种已超过350个,其中年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的15个,其中,利用外引陆地棉种质杂交育成的中棉12号和鲁棉1号年最大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500多万亩和3000多万亩,引进的岱字棉15号,已衍生出优良品种(系)400多个,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的有22个。从欧美国家引进的低芥酸和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品种经过直接推广应用,大大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质量。从国外引进并直接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果树品种,如苹果金冠、红富士、美国脐橙等,已创造经济效益47亿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在国外引种的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而加快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目前,已成功地建立了适合我国条件的SSR、AFLP实验体系。并通过AFLP、SSR标记初步制订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五大作物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绘制标准,初步找到了2个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和2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标记,为下一步抗病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王述民在接受采访时说,作物种质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直接涉及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作物种质资源的引进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公益性的、长期的工作,其直接经济效益可以丰富我国的种质资源宝库,间接经济效益可以为科研、育种和生产所利用。20多年来,在收集保存的37万份种子资源中有82%来自于国内。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80%以上是从其他国家采集的,这就说明,占有其他国家的种质资源越多,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才越丰富,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国外种质资源考察引进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948”项目持续提供资金支持,使这项工作能够持续下去。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粮食短缺、能源危机、资源退化枯竭、环境污染和人口剧增五大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占有世界作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一场争夺植物资源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全球展开。纵观我国农业的历史,国外引进的优异种质与我国的作物品种相结合,通过杂交、辐射及其它生物技术不断培育出新的品种,将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深远,贡献更持久,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