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科院: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据新华社郑州
河南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认为,农业科研必须紧紧围绕“三农”实际需要,解决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技术问题。基于这一认识,该院在确定重点科研课题时,始终坚持“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生产”。
河南省农科院根据本省实际,首先对院内科技资源配置进行了重组调整,建立了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玉米育种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等20个国家和省级重点研究中心。他们还改革了旧的课题立项和论证制度,注重吸收社会力量,特别是地方政府、生产部门和流通领域代表参与课题的论证和评价,使研究课题更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院里设立5000万元科研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资助解决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重大科技难题。
2000年前后,河南生产的普通小麦粉出现卖难。针对这一消费领域的重大动向,河南省农科院迅速加大了对优质专用小麦的研究力度,先后推出了“豫麦
为了改变部分科技人员重研究轻推广的不良倾向,近几年来,河南省农科院响亮提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送到农民家”。
据介绍,“十五”以来,该院每年组织近300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创办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工作,先后创建了安阳、驻马店、新乡3个综合示范基地,38个单项示范基地和10个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了示范作用辐射全省的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网,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到5.3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