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我国粮食市场亟待构筑“安全阀”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粮食供求关系出现逆转,供大于求的情况将不复存在,粮食缺口逐年扩大。国内农业、粮食等部门的一些领导和专家分析指出,从明年下半年开始到后年,我国粮食将进入一个战略短缺状态。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李经谋说:“虽然每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不少,但实际上连续3年,我国粮食缺口在逐年增加,到今年,我国粮食总缺口在400亿公斤到500亿公斤左右,这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国家粮食局顾问李思恒教授也认为,粮食连续几年减产、国家储备存粮和农民手中存粮减少,加上消费需求的扩大,粮食从结构性短缺将转为战略性短缺。多年从事粮食问题研究的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胡木强说:“我国粮食过去确实总量供大于求,各级储备库、农民家里到处都是粮食,但这几年,由于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逐年下降,加上消费量每年大幅度增加,粮食库存量逐年减少,这就决定了粮食供求关系将出现根本转变,求大于供的情况将出现。”   据专家介绍,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在4亿多吨,但总需求量已经超过5亿吨,按照人口增长和粮食消费状态测算,未来几十年中国粮食需求量为:2005年人口接近13亿,按人均占有385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亿吨;2010年人口接近14亿,按人均占有39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5亿吨;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亿吨左右。   专家分析认为,粮食短缺主要依据还包括:一是粮食总产逐年下降,国内供应面临不确定因素。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国家粮食库存量有2.5亿吨,但中央和省级储备量未达到全国一年粮食消费量的标准。国家能掌握的每年新增加粮食供应量在逐渐减少,一旦粮食市场有大的波动,不确定因素就会增加。二是由于粮食企业要走向市场,导致部分粮食储备企业加快粮食出售步伐,很多陈粮被售出,但新粮补充因为农民惜售心理影响,而难以尽快实现,今年夏粮收购至今未能完成预期任务就是例证。三是农民手中存粮在逐年减少,城乡居民食用粮食和粮食深加工用量在不断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粮食短缺是可以扭转的。业内专家为尽快构筑我国粮食市场“安全阀”建议:   一、调整粮食战略,保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形成有效的粮食监管制度,建立粮食紧缺应急机制,确保粮食供应和社会稳定。   二、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产业带建设。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制定适合我国人口状况的基本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确保依靠国内粮食供应基本满足人口需要和加工的基本需求。   三、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粮食批发市场体系,保证国家掌握主要粮源和粮食总量。特别是改变目前粮食批发市场有场无人,交易量少,体外交易难以监管的问题。   四、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用更多的直接补贴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政策,扶持粮食生产,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升粮食产业的国际水平。   同时,加快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粮食贸易关系,减少政治因素对粮食进出口问题的干扰,保证粮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