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专家谈农药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
  因为发生农药中毒事件,使不少人对施用农药怀有惧怕心理,因此,“化学农药命当休矣”代表了现在一部分人的观点,甚至希望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中国农业大学农药专家杨家玲博士说:农药中毒事件,并不是农药本身的过错,而是对农药缺乏全面认识和不合理的乱用和滥用造成的。在农业生产上,一些发达国家也免不了使用农药,在施药的过程中也并未出现过问题。关键是他们在什么时候用,用量多少,用什么方法,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不会出现中毒的问题。   不少媒体夸大了生物农药的宣传。事实上,化学农药不可能被取代。从农药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略见一斑。据统计,化学农药每年防治虫害的病原菌、草害和鼠害,为农、林业挽回了30%-40%的损失。即使近年来一些转基因作物表示了明显的抗虫、抗病性,但在对病虫害的防治上从未离开过农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道基说,化学农药是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比如治蝗等必须要用,只是要从科学的角度,克服化学农药的弊端,就能促进农药向好的方面发展。   陈馥衡教授说,所谓生物农药,实际上是生物源农药或是从生物体中提取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和化学农药一样是化学品,用生物活体来防治有害生物只能称为生物防治,生物活体如作为商品大量使用,最大的难题要解决其稳定性和速效性的不足。事实上,生物农药发展至今,其销售额仅占全球农药总量的1.1%。   农药学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江树人说,农药从低效到高效到超高效,从高毒到低毒到超低毒,再从单一靶标到多个靶标到特异性靶标,从致死到调控,都说明新的农药的创制有着很好的前景。   近30年来,全球农药品种净增500多种,新增的有效成分多为新功能、新作用机制、新化学结构,低毒、高活性物质,由于活性增高,降低了用量,也就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这种新型的农药称为“环境友好农药”。它只作用于有害生物,而不对有益生物、人类和生态环境有丝毫的影响。然而,农药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特性。这就要从生产、加工、使用、管理、法制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重要的是从新农药的创制、研究开发的源头抓起。   专家建议,为了合理使用农药,要健全农药管理法规,给主管部门应有、合理的惩治权力,消除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严禁胡配乱混,还要加强蔬菜水果等食品的生产及流通过程中的农药和快速残留检测。事实上,再好的农药也要合理使用才能提高农药的有效使用率,减少它的飘移和流失,这需要组织培训专业的施药人员和队伍,定期对农民进行科学用药的培训示范和服务,这对中国来说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