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五年创出新天地
全国29个省、市、区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的92个项目,五年创出了新天地:大米、面包好吃了,肉、蛋、菜污染减少了……实现了“实施一个项目、熟化一项技术、创立一个品牌、提升一个企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1999年,投资4.6亿元的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换来了今天35亿元的经济效益,说明了科技的威力。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张凤桐今天对记者说,预计在今后技术效益期内,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还可增加经济效益78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0万个,创新和做强农产品品牌400个。
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是农业部、财政部共同设立的全国性农业科技成果中试转化计划,它以一项核心技术为主,配套、集成其他技术,通过技术的“傻瓜化”过程,使复杂技术变成农民容易操作的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创造条件,用科技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产品竞争力的增强。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的中心。由5990万人参加的优质水稻、专用小麦项目,通过链式开发和技术示范,形成了“辽星”、“苏牌”等10几个优质米品牌及一批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实施地和辐射区平均每亩增收50-70元。还增加了6万人的就业机会,农民增收了2.7亿元。抗虫棉“中棉所41”项目的实施,形成年加工优质良种400万公斤,净增效益2805万元。
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还促进了农业增效。新疆通过选用高产、稳产的“新番4号”,加工一吨番茄酱就能节约原料940公斤,节约成本230元。“高产高效综合防病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每亩可挽回病虫损失15%,减少农药、化肥用量20%。
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构建的“核心技术+集成配套+市场运作”的产业化模式,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北京市“蔬菜全程无害化生产技术的集成配套及示范应用”,带动了龙头企业和北京延庆县的17万亩蔬菜,产品合格率97%。浙江省的“绍兴鸭配套系中试示范”,使消费者在超市的货架上看到了“田歌牌系列蛋”、“阿Q牌绍兴鸭”等绿色产品的注册品牌。
各地主要农产品品质的普遍改善,也得益于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沈农8714”水稻新品种,米质指标全部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等新品种,按照制订的技术操作规程种植,亩产达800公斤以上,显示了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地区适应性。
然而,“跨”无止境。今年,这项以“跨越”命名的计划,将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继续安排中国超级稻开发、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对虾养殖、优质苹果生产、高产奶牛饲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豆机械收获、热带农产品加工等23个项目。组装30多个能指导技术大范围推广、产品实现产业化的技术操作规程,按照“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合作企业+农户”的运行模式,再提升一批科技企业和创新一批品牌,以实现经济的持续跨越。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0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