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支树平在我院调研时要求
依靠科技支持 发展现代农业
??微风细雨轻抚着广袤的中原大地。5月14日一早,省委副书记支树平来到我省农业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省农业科学院调研。支树平要求,切实把科技当做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支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支树平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们表示亲切的问候,感谢他们长期以来为我省农业现代化作出的突出贡献。
随后,支树平来到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现场询问了正在做光照培养、显微操作、液相色谱检测的科技工作人员。当得知目前正有一位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洋博士”在省农科院开展工作,并为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冯欣贻”时,支树平说,不仅要虚心学习外国同行的先进经验,而且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
每走进一个房间,支树平都饶有兴趣地请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仪器的大致工作原理。支树平对陪同调研的工作人员说,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科技,我们就好像小学生,一定要虚心学习,不断学习。
在与省农业科学院班子成员的座谈中,支树平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包括我省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一是靠党的好政策,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二是靠科技新技术,从农产品品种到农产品生产加工,无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支树平指出,河南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农业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在依靠政策、依靠组织的同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切实把科技当做第一生产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农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支树平说,要构建科技支撑的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从常识来讲,至少要做到“四个多”,即:政府要多支持。一切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办法都要大胆尝试,一切有利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办法都要大力扶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科研单位要多钻研。要有刻苦钻研、埋头钻研的精神,面向农村,面向世界,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努力提供农民最需要的科技成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配套措施,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创新。农民要多学习。农业科研成果,最终要接受农民兄弟的检验。要教育农民树立现代农业意识、科技意识,不断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好风气。基层单位要多推广。要把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应用高新技术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农村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时,要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可盲目照搬。
支树平说,省农业科学院虽然人员不多,但是出了较大成果,创了较大效益,也培养出了一些高水平人才,为我省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再接再厉,扎实工作,走在全省农业科技工作的前列,继续发挥好牵头带动、重点支撑的作用。
谈及当前的非典防治工作,支树平说,抗击非典,是当前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切实做好科研单位的防治工作,确保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好人才;同时,还要支持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防治非典的科研攻关工作,争取为打赢这场战役作出自己的贡献。
冒着淅沥的小雨,支树平又来到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看望正在田间记录试验数据的工作人员,听许为钢、雷振声、赵虹、季书勤等几位年轻教授讲解了“郑麦9023”、“郑麦9405”、“郑麦98”等优质小麦的特点。支树平说,麦粒虽小,学问很大;小小试验田,连着广阔天地。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农村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对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物质上要奖励,精神上要鼓励,要宣传他们的事迹。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200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