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大河报》:河南粮食 从吃得饱到吃得更好

大河报》10月10日第A07版 :

 □记者 李敬欣 见习记者 刘瑞朝

   从缺粮省份到成为“中国粮仓”

  “国家把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首先确定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就说明了河南粮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万杰10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什么我们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国家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

   马万杰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了工业,发展了经济,但是牺牲了粮食和环境。历史上曾经“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现在早已成为传说,已经被“河南熟,天下足”的现实版所代替??广东成了调粮大省,湖南、湖北的粮食仅仅局限于满足自己省的需求。

   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粮食总产仅有142亿斤,为严重缺粮省份。1984年之前,河南还是一个标准的粮食净调入省。1997年,河南粮食总产量首超山东,成全国第一。从2000年起,河南粮食总产量再居全国第一后,此后再未被超越。从2006年起,河南年产粮食连续突破1000亿斤。

   朱孟洲说,去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87.4亿斤,是目前我国6个粮食调出省之一。我省用占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粮食,养活了占全国十三分之一的人口,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的商品粮及其制成品。放眼中国,扛得起“天下粮仓”名号的,也只有河南。

   科技创新 让人们由吃饱到吃好

   天下粮仓的河南不仅解决了国人吃饱的问题,也在解决温饱的同时解决了国人吃好的问题,这实现了河南粮食从量到质的提升。

   现如今,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面包房、糕点房随处可见。大多数人都对做面包原料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只是普通小麦磨出来的面粉,但实际上面包房使用的面粉属于强筋小麦。因为面筋含量高,强筋小麦被用来制作面包、方便面、高级面条等,面筋含量低的弱筋小麦更多地用来制作饼干和糕点,中筋小麦更多用来蒸馒头。如果用强筋小麦来做饼干的话,夸张一点说,硬得像石头,根本咬不动。同样,用弱筋小麦也做不成蛋糕。

   马万杰说,近年来,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开发出郑麦9023、郑麦7698、郑麦366等品种,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由于农业科技的加入,我省优质小麦从替代进口到实现出口,从饲料小麦到磨粉小麦,也逐步实现了中央领导当年提出的“小麦经济”的预期。

   马万杰说,目前三大粮食作物除水稻外,近十年来,小麦、玉米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都出自省农科院,我省在优质专用粮棉油作物育种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我省粮食生产也告别了“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时代,很好实现了优质、品质和产量的结合。在保证温饱的基础上,让老百姓吃上好粮食。

   提升品质 让人们吃出健康

 粮食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饱了人们的口福,但是吃出来的病也越来越多,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问题也困扰起人们的生活。在解决了吃饱、吃好之后,如何吃出品质、吃出健康,开始成为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而以先进的生物技术作支撑的功能性粮食作物,不仅让老百姓吃饱吃好,还能吃出健康吃出品质。

    河南的粮食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正在向品质提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著名科学家黄大年研究员说,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河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米禾1号,就是一种功能水稻。这种水稻里面富含一种功能因子γ-氨基丁酸(英文缩写GABA),这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功能性氨基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可以阻断末梢神经传导活性,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为支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决定向河南提供更多的功能水稻新品种,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提升品质,让河南的粮食大省更加名副其实。

    马万杰说,省农科院目前也在对粮食的功能性进行研究、探索。

    堵行堂现在很有向邻居炫耀的资本,因为他的地里,不仅种着能调整血压的功能水稻米禾1号,还种了高锌优质水稻、富硒水稻。

    老堵说,原阳县已经把引黄河水的渠道加高和整修,全部水泥硬化。等几天稻子一收割,这田间还要硬化两条田间道路,地头的灌溉渠道也要硬化。他说,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项目,反正农业设施条件改善了,他就有胆量把这一片几百亩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内,进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