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大面积发展梨树要考虑早中晚熟品种搭配 ----晚秋黄梨滞销带给我们的警示

今年,河南省甚至全国的梨果销售行情不错,好品种优质果价格在4-5/公斤,最高的批发价在15/公斤,商丘的酥梨在果园的批发价达到2.2-2.4/公斤,果农的收入今年大增。从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了解到的消息,全国各地的梨价格也很好,河北黄冠梨售价在3-4/公斤,北京的红香酥为10/公斤。

但是,在全国梨树生产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在我省却出现了两个梨果销售困难的报道。一是新乡延津县的石婆固乡的200亩(约200万斤)的晚秋黄梨除20%的一斤以下的梨销出外(邻村农民买),其余的大梨还未销出去(1124作者与村民通话后得知),果农甚为焦急。河南电视台农村频道到现场采访后,邀请本人到演播室对这种局面想对策。11313114734分在河南省电视台第九频道(新农村频道)播出了“ ‘尴尬’的 晚熟梨”的节目。

另据大河报1122报道,荥阳王村镇的一户农民承包土地种了500亩晚秋黄梨,目前还有15万斤梨挂在树上,“因担心这些鲜梨留在树上‘挂果保鲜’会引来大量飞鸟的啄食,……希望早点把梨卖出去,这样就不用在大冬天住在寒冷的地头看守园子了。”据记者说,在这位果农的仓库内,满屋到处都是梨。

近五、六年,河南一些私人苗木企业或个人在河南各地大力推销所谓的晚秋黄梨苗木。因该品种成熟晚(可到11月上旬,叶子落后果还挂在树上)、果个大(平均1斤多,在的3斤多)、结果早,并打出回收产品的旗号,多数农民由于不了解梨其它新品种的情况,多被他们的宣传所迷惑,不少农民大面积种植。因该品种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初成熟,由于已过了中秋节的销售高峰,再加上该品种品质一般,栽培面积稍大就容易造成积压。延津县石婆固乡梨园村就是在5年前受别人的误导,栽植了200亩的晚秋黄梨,今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达万斤左右,总产量达200万斤,到现在除邻村人来少量购买外,基本上还未销售,梨农们均非常着急,就给电视台打了电话求救。

针对这种情况,在节目中,作者给果农出了如下注意:

1、该品种耐贮藏,常温下贮藏可贮4-5个月,若加上保鲜袋贮藏效果会更好,果农可做好贮藏的准备。

2、现在为销售淡季,但到春节还有个销售高峰,可到春节时销售。

3、为减轻销售压力,可于明年春天进行高头换接,改接其它早中熟品种,特别是可多嫁接一些中秋节前成熟的品种,从而拉长销售时间,改变当前的被动局面。采用多头高接技术,可当年恢复树冠,第二年亩产500--1000公斤,第三年即可2500公斤左右。

4、通过电视台节目的播出,可以扩大宣传,从而促进梨果的销售。

因此,做为一名梨树科技人员,有必要对广大农民提出忠告与建议:

1.发展梨树时,特别是面积比较大时,一定要结合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如离城市远近、是否与大型企业相邻、交通方便与否、附近有冷库否等)早中晚熟品种适当搭配。中秋节前是一个销售高峰,可适当多发展一些此时成熟的品种。

2.晚秋黄梨成熟太晚,若与大城市较近时,可做为初冬观光采摘的晚熟品种适量发展,但面积不可过大;若想在国庆黄金周时搞观光采摘,该品种又不成熟,可选择晚秀等品种,既可以在十一黄金周观光采摘,又可挂果到10月下旬。

3.个别农民在小面积发展时,除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发展外,由于没有冷库,一些不耐存放的品种要少发展;若以村或合作社为组织,采用一家一户生产时,可重点选择1-2个品种集中连片发展,这样易形成规模效应;对大型企业来说,可根据市场定位选择品种,要注意既不可使品种成熟期太集中而出现采果劳动力与贮藏设施不够而影响采收、销售与贮藏,又不可选择品种过多而难以形成规模。

4.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多出去打工,农村以老年人与妇女劳动力为主),在种植模式上一定要选择省力的,特别是企业承包土地发展果树时,更要注意这一点,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尽量实行机械化作业,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5.在发展梨树时,请大家要到正规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去咨询有关专家适合发展什么品种,千万不可听信一些私人苗木贩子或苗木商人的片面宣传甚至骗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到时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