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从七方面继续推进农村改革
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增加粮食直接补贴、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征地制度……在8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村长”论坛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经司司长杜鹰说,中国将从七个方面推进农村改革,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杜鹰指出,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发展城乡经济,这是国 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决策。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要执行多予少取的方针,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普照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雨露逐步滋润农民。
杜鹰说,中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进农村改革:
一是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已经在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启动,除烟叶税外,其他农业特产税将取消,农业税的税率也将逐步降低,转为增值税,地方财政因此减收的部分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仅这两项税收就将减少农民负担118亿元,税费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城乡统一税制。
二是对粮食流通领域的间接补贴将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粮食价格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实行按讨税田亩补贴或按所缴商品粮的目标价格补差,预计中央用于粮食直接补贴的经费将达到100亿元。
三是加大对农业直接的生产性补贴,如目前实施的对大豆粮种和退耕还林的补贴将继续增加,此外对于农民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将适当给予补助。
四是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节水灌溉、人畜饮水、沼气推广、小水电建设、草场围栏、乡村道路硬化等“农村六小工程”将继续推进,预计2003年这一项目投资将达到280亿元。
五是完善农村金融体制。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在社区内开办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以财政为后盾,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选择试点实施政策性的农业保险,以帮助农民屏蔽市场风险。
六是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要严格区分公益性土地和商业用地,公益用地可以由政府征取,但必须提高补偿标准,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商业用地不能征取,用地者只能向农民购买,土地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
七是要善待进城农民工。要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实施“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政策,针对可能的就业方向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信息联盟 (200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