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新良种 争取十连增
□本报记者 尹江勇
“我今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培育出的新良种能尽快得到推广,鼓足干劲支持我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春节期间,小麦研究所大楼内的重点实验室照常运行。“育种工作看似平淡,其实是分秒必争。”雷振生说,目前他主持的课题有3个新品种已经通过了区域试验,正在参加生产试验,有望于今年通过省和国家品种审定。
是什么催促研究人员全力以赴实现梦想?雷振生表示,动力来自多方面。“从国家层面上看,现代农业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力保河南粮食产能达到1300亿斤,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雷振生说,我省耕地面积有限,实现粮食生产目标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支撑。
追梦的动力,来自农民的期?。“去年夏收,央视记者在延津县采访时,农民们算了笔账,相比普通麦种,优质小麦平均每亩可增收15%左右,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雷振生介绍说,省农科院在新乡、安阳等地建立了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基地,与当地的种子公司、农业合作社以及粮食和面粉加工企业密切合作,为种植户提供从技术推广、培训到种植管理、收购的一条龙服务,有力促进了全省小麦产业链发展。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