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验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项目“河南省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工程(西平)”实施效果,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5月22日,河南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小麦测产验收组,对我院资环所承担在西平县二郎乡开展的小麦万亩示范方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
本项目针对砂姜黑土小麦-玉米高产关键制约因素和生产管理问题,以“攻单产、节资源、提效益”为目标,通过高产关键障碍因子调研分析、耕地质量定向培育与地力提升、养分资源高效管理、高产小麦-玉米生产技术的构建、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简化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创新等研究,形成了以“全面秸秆还田,实现提升地力;测土施肥,以地以产定肥,实现节肥增效;根层氮素实时监控,确定追肥数量与时期,实现协调养分需求与供应;“五统一”标准化生产管理,实现节支增产”;实施“五化”技术(工程整治和生产作业机械化、农田地下电网化、灌溉地下管网机电化、农田墒情监测智能化、农田基本数字信息化)等为核心内容的集成技术。同时结合周麦27、西农889、郑麦7698、武农986、豫农416、西农979、百农207等品种开展“一方一品”示范应用,在二郎乡张尧村、范堂村、祝王寨村建立了万亩示范片。
经实地勘察,对示范品种周麦27和西农889进行了测产验收,验收结果表明,折合实测产量561.68kg/亩,较2012年全县平均产量483.3kg/亩增产78.38kg/亩,增幅16.22%,较前三年全县平均产量499.7kg/亩增产61.98kg/亩,增幅12.4%。专家组一致认为,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示范效果,为示范区小麦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