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2015年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310日,2015年度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会议在郑州市召开。院领导马万杰、张新友、邹庆鹏、张勋、乔鹏程、房卫平出席会议。20个市级农科院(农科所、蔬菜所)、29个县级农科所(试验站)以及院直各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院长马万杰作了题为《全面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加快推进河南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的会议报告,全面总结回顾了2014年度全省农业科研系统的工作,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科研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安排部署了2015年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任务。

 

马院长指出,2014年,全省农科系统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推动粮食核心区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调整科研方向任务、巩固新品种选育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全省农业科研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5项;新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1件,获得专利授权36件;新申请植物新品种权39件,获得授权15件;发表科技论文1000多篇,出版著作54部;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鉴)定新品种78个,其中国家审(鉴)定21个。新争取到国家级科研项目129项、省级科研项目272项、市厅级项目174项,年度到账科研项目经费达2.2亿余元。先后在全省83个县(市、区)创建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花生、棉花、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示范基地783个,示范推广了150个粮油作物新品种和200项先进适用配套技术,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4.68亿元。通过各种方式举办面向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班1497余场次,开展科技下乡指导与服务3064人次,发放图书和技术资料125万册,利用现代媒体接受技术咨询77万人次,在我省经历60年一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为保障持续取得粮食丰收提供了强力科技支撑。

马院长强调,201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全省农科系统要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及视察河南时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坚持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支撑能力为主线,以积极融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契机,加快构建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科技创新体系,超前谋划发展新思路,抢抓机遇开辟新局面,用改革创新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进一步提升全省农业科研系统综合实力,为推动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力科技支撑。突出抓好抓实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事项:一是要主动融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二是要加快构建河南农科系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农业科技资源利用能力。三是要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四是持续强化成果转化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引领支撑能力,五是持续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竞争能力,六是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活力。

会议期间,洛阳农林科学院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西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汝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5家科研院所,结合自身实际、突出特色优势,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成果转化水平、发挥特色优势、服务三农等方面交流了成功的经验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议还对洛阳农林科学院等252014年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这次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会议,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虽然时间短,但是达到了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使命、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的预期目标,对于推动全省农业科研事业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