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洛阳市人民政府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向国内外发布洛阳牡丹基因组研究成果,并举行了华大基因河南(洛阳)农业创新中心的揭牌仪式。
2014年12月,洛阳市与深圳华大基因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签署洛阳牡丹基因组学研究和共建“华大基因河南(洛阳)农业创新中心”等合作协议。其中牡丹基因组学研究由我院具体负责,与华大基因联合进行科技攻关。
经过深圳华大科技人员与洛阳农林科学院技术人员4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对1000份牡丹种质资源和120份杂交后代的单个样本的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得了3500G的测序数据,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牡丹资源分类和品种选育改良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总结牡丹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取得了5项世界领先:第一次系统性进行了牡丹种质资源研究,摸清了牡丹“家底”;第一次绘制出牡丹聚类树,搞清了牡丹“亲缘关系”;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出269万个多态性的SNP分子标记,绘制了牡丹DNA指纹图谱,为牡丹品种办理了“身份证”;第一次定位牡丹农艺性状相关基因,明晰了分子育种“路径”;第一次绘制出牡丹高密度遗传连锁图,为牡丹基因组图谱绘制“奠定了基础”。
另外,经过前期紧张筹备,华大基因河南(洛阳)农业创新中心也于当日正式挂牌成立。
发布会由市政协副主席孙君奎主持,市委常委、市委农工委书记史秉锐发布研究成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尚朝阳和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张耕耘分别代表洛阳市人民政府和华大基因讲话。
新华社、腾讯网、网易、新浪网、海外中文专线、中文亚太专线,农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花卉报、大河报等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