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存在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温、光等自然条件下,通过追施催芽肥及水分管理等技术措施促进再生蘖发育,进而生长、抽穗,60-80天后成熟,增加再收一季水稻。信阳市农科院从2009年起,在仔细分析信阳的历史气象资料,结合当前薄膜育秧技术的普及、促芽手段的提高、强再生能力品种的出现以及全球变暖的趋势,对照再生稻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初步认定信阳为再生稻发展适宜区。经多年连续技术攻关,目前已取得了很大成功,信阳再生稻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通过“5点取样法”,对所测的岳优9113、两优6326、信粳1501三个再生稻再生季产量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实收实测。经测算,三个再生稻品种今年整季实际亩产分别达到了1173.3公斤、1171.84公斤和1048.59公斤,标志着信阳再生稻“一种两收”实际总产均突破了1000公斤大关。测产结果出来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这是信阳市水稻栽培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稻谷产量,优化水稻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有效解决我市冬闲田问题和秸杆回收问题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下一步,信阳市农科院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信阳全市范围内择优选点,示范推广,争取早日将此项技术送到农民手中,为促进信阳农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