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能
院直内设机构和职能
1.院办公室
负责院机关和院属各单位日常行政业务的综合协调和督查督办工作;对全院科技体制改革、行政管理改革、科技发展规划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负责文秘、档案、信息、宣传、和对外接待等工作。
2.科研管理处
负责全院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验收、鉴定、区试,新品种审定、新品种权申报、成果奖励;院科研经费、科研资源的配置;学术交流;科技管理制度的制定;科研条件建设、管理及维护;科技年报编审、统计;院学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知识产权、外事、国外智力引进的管理工作等。
3.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
负责全院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展示与交易;农村示范基地建设;科普项目管理;科技产业管理规章、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日常事务管理。
4.组织人事教育处
负责干部、专家管理;政审;人事、劳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职工教育;职称工作;职工考核、人事档案;承办上级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5.财务基建处
负责全院财务计划、科技经费和事业费的预算与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财会人员培训,院总体规划和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等工作。
6.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负责院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7.后勤处
负责全院后勤管理方面规划、计划、规章制度的起草和实施;管理全院职工住房、公共设施;水、电、气、暖;负责院容绿化、综合管理、计划生育、安全保卫、消防、安全生产、医疗卫生、职工生活服务等工作。
8.监察审计室(与院纪委合署办公)
负责调查处理国家公职人员违反政纪行为;受理个人、单位对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及行政处分的申诉;院重大活动监督;工程预、决算审计;院属各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经营活动、科研项目经费与专项资金使用、离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承办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9.直属机关党委
负责承担院党委的日常工作,负责院直属单位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负责全院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统战、公会、共青团、妇工委等工作。
院属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及职能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开展优质、高产、抗病、耐旱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创新、利用研究,优质、高产、抗逆生理及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品种生态及利用研究等。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根据烟叶生产发展的需求,开展烤烟品种选育、引进与推广,烤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烘烤技术,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预测预报技术,优质烟草适宜的土壤、肥料及科学施肥技术,优质烟草生理、生化技术研究,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人才培训,情报资料收集、交流和利用等。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开展农业经济、农业资源区划的宏观研究、农业科技情报和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等。
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方面的宏观政策、相关规划和技术、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等研究,以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5、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以玉米为主,兼顾水稻、薯类及杂粮,开展农作物品种资源、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品种评价利用研究,遗传规律、育种方法、生物技术、生理生化、耕作栽培等高新技术研究等。
6、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开展棉花、花生、大豆、油菜等经济作物的品种资源、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品种评价利用研究,遗传规律、育种方法、生物技术、生理生化、耕作栽培等高新技术研究等。
7、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开展蔬菜、瓜类、果树和花卉新品种选育、引进与栽培技术研究,设施农业技术研究和园艺学科的资源创新等。
8、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规律与预警技术研究,植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研究,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化学农药、抗病虫基因的研究与开发,植物抗病虫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评价利用等。
9、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开展畜禽新品种选育、地方良种资源开发利用、动物饲料营养、动物免疫与预防兽医、动物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畜禽疫病防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等。
1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开展土壤资源质量评价与管理。节水农业、植物营养与作物高效施肥、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价与污染防治、新型肥料的研制及应用、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农业微生物利用研究等。
1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从事芝麻种植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和利用,芝麻遗传育种、芝麻病虫害防控、芝麻栽培生理及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
1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免疫学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开展重大动物传染病、人兽共患病病原学基础研究,新型高效疫苗研究,快速诊断技术研究,畜禽重要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动物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转基因动物及动物克隆研究,抗病育种、生物反应器、品种快繁研究等。
1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设计中心
负责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开展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应用,培育超级农作物新品种,提供育种技术推广服务。
1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管理与服务中心
组织实施实验示范基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验用地的管理与服务;公共实验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实验示范基地物业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等。
15、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主要承担农产品转化机理研究和功能食品的开发,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等工作。
(二)、人员构成情况
根据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及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意见的通知》(豫编〔2012〕229号)、《关于核定农科院所属事业单位人才编制的通知》(豫编〔2013〕9号、〔2014〕64号、〔2015〕355号)和《关于2012年省直部分事业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增加编制的通知》(豫编办〔2014〕178号)核定我单位全供事业编制843名;差供事业编制30名,共计873名。目前全供编内实有人数800名,差供编内实有人数22人。离退休人员762人,其中离休36名,退休726名。
(三)预算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确保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针对农业科研中的关键技术和问题以及国家有关部门下达、委托的重点项目和攻关研究问题,组织院属各单位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我省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和推广,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科技服务,开展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与普及,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科技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16年总收入预算36913.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0621.9万元;事业收入3397万元,部门结转资金2894.7万元。
三、支出预算说明
2016年总支出预算36913.6万元,按用途划分为:工资福利支出6080.6万元,占总支出的16.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054.5万元,占13.7%;商品服务支出1269.6万元,占总支出的3.4%;项目支出24508.9万元,占总支出的66.4%。
一般公共预算安排30621.9万元,工资福利支出6080.6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的20.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054.5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的16.8%;商品服务支出1269.6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的4.2%;项目支出18217.2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的58.8%。
项目支出安排:
1、一般性项目支出3187.2万元。
2、省属重点科研院所发展专项1000万元。
3、省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629万元。
4、其他单位下达的财政专项501万元。
5、农科院新基地建设项目12900万元。
2016年政府采购预算安排200.8万元,主要采购打印机、计算机、数据库购置、资料印刷费等设备及费用;农科院新基地建设项目12900万元实行公开招标。
四、“三公”经费预算说明
因公出国(境)费50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一人赴印度参加学术研讨会 6万元(公务舱机票);一人赴南非、肯尼亚、土耳其进行学术交流 9万元(公务舱机票);一人赴美国参加学术会议 7万元(公务舱机票);二人赴巴西、古巴学术交流13万;一人赴意大利培训6万元;一人捷克等国学术交流 4.5万;一人赴瑞典等国学术交流 4.5万。
公务接待费用43.4万元,较上年减少51.4万元,用于国内外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的接待费用;兄弟省市科研单位和地市农科系统来访考察、调研、学习交流等活动接待费用。通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弘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精神,建立本院会议费和“三公经费”统计月报制度,及时掌握相关支出动态,采取精打细算、减少陪客人员等办法,是接待费减少的主要原因。
公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14.6万元,其中公车购置经费0元,公车运行经费214.6万元。较上年减少5.7万元。截至2015年年底全院公车保有量共计72辆,严格按照每辆公车运行费用每年在4.5万元的开支范围之内。
附件:1.部门2016年收支预算总表
2.部门2016年财政拨款明细表(按功能分类)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分类)
4.部门2016年基本支出明细表(按经济分类)
5.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6.部门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统计表
二〇一六年三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