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7月29日:A2 ,综合新闻
2012年,扶沟县古城安康家庭农场优质梨生态示范园开始建园。作为省农科院特色示范基地,示范园从园区规划、品种选择到种植技术、种植模式,得到省农科院园艺所梨课题组的全程技术支持。在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示范园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殖+生态种植”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果园套种胡萝卜喂养奶牛,牛粪经过发酵后施入梨园,既解决了养牛场部分饲料来源和动物粪便污染问题,又解决了梨树大面积种植的有机肥来源问题,减少了种养投资,促进了梨幼树成长,改善了果实品质、提高了产量。为了解决梨树种植前期无效益的问题,项目组专家在果树间套种了金叶复叶槭、红枫与丝棉木等名贵花木,增加了园区前期收入,使示范园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在省农科院支持下,省农科院园艺所2015年实施了省财政资金扶持项目——果树花卉新品种与高效栽培新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实施至今,项目组专家采用现场指导与网络视频相结合的办法,先后多次对园区进行技术指导。此外,项目组专家还组织园区技术人员到省农科院原阳基地参观学习。目前,在专家的指导下,园区推广了梨树整形修剪、蔬果套袋、肥水一体化等10余项新技术。经过专家的指导,目前中梨1号、晚秀等新品种每亩产量在3000-5000斤,每亩比常规同期种植的梨树增产1000-2000斤。古城安康家庭农场场长张红兵高兴地说:“从技术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的精心指导,昔日臭哄哄的奶牛场,变成了花果飘香的生态园。”
该项目负责人、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王东升说,优质梨生态示范园已为当地探索出了“生态养殖+生态种植”与“梨幼树与花木套种”的高效模式,果园在幼树期通过套种花卉苗木,在果树结果之前每亩效益在5000-6000元,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受到了当地农户的喜欢。(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