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4-6日,应我院科研处、园艺研究所、作物设计中心及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的邀请,美国密苏里大学Chris Pires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8月4日上午,Chris教授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Polyploidy and the Origins of Novelty: Impact of Duplication on Genome and Network Evolution(多倍体与新颖性之起源:复制对基因组和网络进化的影响)”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美国密苏里大学及生物科学系基本情况,然后以芸薹属作物为例,对甘蓝型油菜新近多倍化、白菜种和甘蓝种的多倍化、复制引起的古多倍化及共进化,以及拟南芥与芸薹属的古多倍化与胁迫网络进化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并与到会人员就芸薹属、花生、大豆等作物基因组及网络进化等一些具体的科研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院科研处、园艺所、作物设计中心、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等部门主要领导,我院有关研究机构科研人员,来自郑州大学、河南农大、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市蔬菜所等我省有关单位8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园艺所副所长、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张晓伟研究员主持。
来访期间,Chris教授先后参观了院作物设计中心、园艺所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室,以及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试验田、智能温室,并就芸薹属植物远缘杂交、小孢子培养、高通量测序等研究领域进行了充分交流,还与园艺所签署了合作研究协议。张勋副院长会见了来宾,科研处处长田云峰、园艺所所长尚泓泉、作物设计中心主任李保全、国际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张克武、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
J. Chris Pires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生物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芸薹属植物基因组学知名专家,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英国皇家植物园、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从事博士及博士后研究。连续多年担任国际芸薹属植物学术年会的科学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特邀报告。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Genome Bi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35篇,论文他引频次达12,326次,出版著作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