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 服务中原农业
——专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栽培研究室
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2017 年 6 月 29 日上午,《中国瓜菜》编辑部一行5人在陈新平社长率领下, 来到地处黄河北岸新乡市原阳县南部、占地 383 hm2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观摩学习。该基地为全国先进、省内一流的新型试验示范园区。我们此行的重点是参观学习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栽培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耕作栽培岗位专家史宣杰研究员率领的科研团队精心耕耘的蔬菜工厂化育苗温室。
俗话说“苗好半成收”,蔬菜种苗的质量不仅与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密切相关, 而且对于改善菜篮子中菜品结构、质量以及提高市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栽培研究室启用的现代化育苗温室共13
“一心育好苗,服务天下蔬”,史宣杰研究员带领该团队的2位博士及技术助理,从育苗温室建成伊始就长期吃住在基地,事无巨细,从育苗基质、珍珠岩、蛭石等基本材料的选择和配比,种子播前处理方式的探索,菌肥菌种发酵的方法与时间控制,到打药车车身的不断改进,播种压穴深度的确定等,悉数研究,反复验证,每一细节无不展示出团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史宣杰研究员对年轻人既严格要求,又为其留有足够试验创新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接受锻炼,勇于挑战,迅速成长,现已成为一支可以让领导放心、同事安心的强大研发创新团队,摸索出了一套较成熟完善的育苗流程。该团队实现了试验、示范与推广一体化的模式,不仅为其承接的各试验项目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且必将在中原地区蔬菜育苗产业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参观完育苗温室后,史宣杰研究员又向我们介绍了研究室的概况:蔬菜栽培研究室现有科技人员 7 名,其中研究员 1 人,副研究员 2 人,博士 2 人,聘用人员 2 人,为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之一。主要从事黄瓜、番茄等蔬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与筛选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蔬菜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技术规程的制定及育苗设施设备高效利用模式的建立、开发与改良;微生物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等工作。培育的 10余个蔬菜品种通过了鉴定,其中,无刺型水果黄瓜杂交品种‘绿翠’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与河南省庆发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数 10 个引领市场的黄瓜、 番茄、 辣椒品种。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及示范推广项目,其中国家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2 项,国家重大星火项目子项目 1 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 5 项,省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1 项,省财政专项 3 项;省、 院科技示范推广和扶贫项目 20 余项。先后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项,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二等奖 1 项。作为团队的领头人,史宣杰研究员同时也是河南省园艺学会理事、河南省农学会蔬菜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瓜菜》 编委、河南省庆发种业有限公司技术专家组组长。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相信有研究室团队全体人员大力弘扬与坚持的工匠精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栽培研究室一定能在河南省蔬菜科研、生产中引领工厂化育苗事业不断创新,为中原地区 “三农”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