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管确保饲料安全
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 杨振海
饲料和畜产品安全事关食品安全,与人民生活、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农产品出口贸易争端的焦点。近年来,国际上不少国家和地区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恶性事件,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食品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食品安全已没有国界,某一个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会很快波及世界。
饲料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把食品安全作为产业的客观目标。我国饲料和畜产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有不少问题和差距。一是畜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二是兽药、饲料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直接威胁着畜禽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三是监测手段不够完善,目前我国饲料和畜产品监测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针对这种状况,农业部已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力争全力突破。
要保证饲料安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和关于打击“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司法解释,严格执行禁用药物目录。加大饲料执法力度,对饲料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继续实施“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彻底追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源头,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加强养殖环节监督。今年,在“瘦肉精”查禁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重点养殖地区、外调生猪主产区和重点企业进行了“拉网式”监测,对违法违规企业给予了严惩和曝光,使重点地区活猪“瘦肉精”检出率控制在1%以下。
强化兽药残留监控。近几年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残留和残留检测标准,去年又公布了禁用兽药清单。今年兽药残留监控工作重心前移,进一步向兽药使用和经营环节拓展,广泛宣传安全用药知识,推行严格用药制度,大力整顿和规范兽药市场秩序,集中精力突破重点和难点,使兽药的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观。
切实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完善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畜产品上市前,我们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严格实行检验检疫。推广应用快速检测技术,提高检验、监测的密度和频率,在有条件的地区,对上市的畜产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批次检验。按照有关规定,在屠宰过程中按规程实施同步检疫,对逃避检疫检验、伪造有关文书票证的,坚决予以处理。今年,我们通过免疫标识等制度的实施,推行了产地质量追溯制度。对在各监管环节发现的不合格畜产品,按照有关规定追加处罚。
完善饲料和畜产品标准体系。我们正着手制定转基因和动物性饲料检测方法标准,抓紧修订完善饲料安全卫生强制性标准,加快制定颁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40种药物检测方法标准,制定并颁布《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重点扶持有条件的骨干检测机构和科研单位,更新仪器设备,完善配套设施,建立饲料和兽药安全评价基地,承担标准制定、添加剂安全效果评定以及非安全性因素的评价工作,为饲料检测、兽药监督和检验检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