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国家、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召开弱筋小麦生产加工现场观摩暨培训会。试验站团队成员、省农科院小麦所专家、罗山、息县、淮滨、潢川、固始等示范县技术骨干和面制品企业、供种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题负责人、技术人员等40余人参加会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研究所张波博士应邀参会。信阳小麦综合试验站站长陈金平研究员主持会议。
参会人员一行观摩了位于息县包信镇付庄村的郑麦103万亩示范方,示范区负责人息县粮食局陈全成局长介绍了郑麦103万亩示范方种植和田间管理情况。信阳市农科院副院长祁玉良研究员就信阳弱筋小麦生产发展情况、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优质小麦专项豫南优质弱筋小麦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信阳小麦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建设情况等作了典型发言。
郑麦103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丰优育种室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小麦新品种,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和纹枯病病,中感白粉和赤霉病。从现场观摩的情况来看,郑麦103在本年度气候异常、雨水偏多所有病害均大发生的年份确实经受住了考验,万亩示范区内小麦长势葱笼、群体大、穗大粒多,几种常见病害均未发生,其过硬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令在场所有专家折服。据现场多点实测估产,万亩示范方平均亩穗数在40万左右、在穗粒数30粒左右,平均亩产超千斤。
祁玉良副院长最后要求,目前小麦已进入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距离成熟也就20天左右的时间。季节催人,时不我待。我们要借这次观摩培训会的东风,不失时机地抓好后期管理,夺取今年优质小麦高产示范的全面胜利。同时,要抢抓机遇,发挥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服务好农业生产,全力以赴写好弱筋小麦这篇“大文章”,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优质小麦产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周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