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一个重要内涵
  依据对众多发达国家畜牧业发展的研究来看,大力发展食草畜禽是现代畜牧业的一个重要内涵。   食草畜禽的大力发展是现代畜牧业的一个重要内涵。   大力发展食草畜禽是发达国家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新西兰、澳大利亚人均1头奶牛、1头肉牛。可以说,发达国家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食草畜禽是主要支柱。再从牛奶人均占有量来看,发达国家为200公斤以上,世界平均水平为90公斤以上,亚洲的一些国家中,日本为68公斤,印度为60公斤,泰国为19公斤,我国为6.8公斤,而江苏省仅为3.6公斤。   食草畜禽饲料报酬高,生产成本低。从我国现有的整体生产水平看,育肥猪的料重比一般在3.5∶1左右,蛋鸡的料蛋比一般在3∶1左右,奶牛的料(精料)奶比一般在1∶3以上,羊以食草为主,糖料补充料与增重比一般在1∶1左右。从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特征分析,奶牛是反刍动物,能充分利用粗饲料,其精粗比为1∶9,对粗饲料的利用率达66%,产奶效率也最高,成本低,效益高。羊和鹅,投资省,饲养条件和技术条件要求较低,羊对粗饲料的利用率达到80.9%,生产成本也较低。因此,从粮食消耗角度讲,食草畜禽比食粮畜禽具有生产成本低、饲料报酬高的优势。而牧草由于其营养价值高,更是食草畜禽良好的饲料。科学分析表明,优质牧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如苜蓿干草含粗蛋白质14-18%,高于稻米(8.3-8.5%),麦类(10.8-12.1%)、玉米(8.6%)。此外,牧草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是稻米、麦类、玉米所不及的。   食草畜禽产品是人类理想的绿色食品。近年来,世界动物疫病和畜产品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几乎每年都有引发全世界食品恐慌的事件报道,畜产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已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安定构成了极大危害,因此,绿色食品的生产、消费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牛、羊、鹅等食草动物一生中疾病相对较少,精料补充料一般多为天然原料加工而成,很少添加激素和抗菌药物,牧草也很少喷洒农药,因此,牛、羊、鹅内很少有污染和药物残留,是畜产品中比较安全的绿色食品。   大力发展食草畜禽,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在传统农业时代,也是以种植谷物为主,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到了现代农业阶段,逐渐以种植人工牧草为主,约占耕地的2/3左右。因为它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粗蛋白质含量也很高,质量也好,是经济效益最佳的作物,因而发达国家把人工牧草称为通向现代农业的桥梁和“绿色黄金”。   要按照现代畜牧业的要求去研究、引导和发展食草畜禽生产   要大力提高食草畜禽的生产水平。现代畜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产水平很高,如发达国家的奶牛生产就有非常高的水平,1998年以色列平均头年产奶量达到8615公斤,我国只有3200公斤,江苏在全国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但一般也只有5000-6000公斤,少数达到7000公斤。要提高生产水平,应在品种、饲料、饲养和管理等方面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要加强食草畜禽饲料营养的研究,根据食草畜禽的消化特点研制开发新型饲料,提高饲料报酬。要努力变革食草畜禽的传统饲养管理方式,按食草畜禽的生长发育要求尽可能地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并进行科学的管理。   要加强优质牧草种植的研究与引导。据有关资料,优质牧草转化的都是高档牛羊肉,它的产值比猪肉高1倍,比禽肉高3-4倍,因此,世界草原国家都是高档牛羊肉出口国。此外,优质牧草还含有丰富的幼畜、乳畜最需要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也比较全面。因此,在食草畜禽饲料中加饲优质牧草,将是食草畜禽饲养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在优质牧草种植的引导与指导方面,江苏省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如根据气候、土壤特点和牧草的生长特性,将全省规划成南区、北区、沿海滩涂和丘陵草山草坡四个区,省里专门召开了全省种草养畜工作座谈会,多次举办了全省优质牧草种植栽培技术培训班。目前,江苏省牧草种植面积正在进一步扩大,各地要抓好典型,加强牧草种植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指导。   要推进区域化发展。结合江苏全省的有关畜禽的发展情况分析:奶牛,要坚持“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以南京奶业集团为中心的江南奶业经济带和以维维集团、徐州市乳品公司为中心的徐连奶业经济带,并逐步带动苏中腹地的奶业生产。要在全省组织实施奶牛单产七吨工程,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奶牛,培育高产核心牛群,逐步优化牛群结构。积极稳妥地引进、推广先进饲养和繁殖技术,挖掘和提高奶牛的增产潜力。积极调整奶牛生产方式,重点发展以专业户为主体的规模奶牛场。加强新品开发,在高保质期消毒奶、花色奶、固体奶和含乳制品等领域有新的突破,研制和开发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高档乳制品;肉牛,要以国家首批跨越计划肉牛项目为契机,加大肉牛的品种改良、后期育肥和产品分级等技术推广工作,尽快建成我省西陇海线和淮宿两个肉牛带;肉羊,通过波尔山羊国家“948”项目、“丰收计划”和跨越计划项目的实施,在保存地方良种的基础上,改良海门山羊和徐淮白山羊等地方良种,加快山羊的肉用化进程,并开展湖羊肉用性能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建成沿江、沿海、淮北、丘陵山区四个肉羊生产区;鹅,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优良鹅种的推广、饲养技术的创新、加工流通的带动,在全省形成里下河地区、低山丘陵地区和环湖地区三大养鹅主产区。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专业户生产与千家万户饲养相结合。二是苗鹅春孵与秋孵相结合。发展肉鹅常年饲养,实现菜鹅均衡上市。三是新扬州鹅与多品种鹅饲养相结合。认真抓好太湖鹅、四季鹅等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新扬州鹅的选育和品种间的杂交利用工作。四是天然饲草资源利用与种草养鹅相结合。利用山坡、田间、河边和荒滩生长的天然饲草资源,配合少量精料,开展放牧养鹅。在饲草资源不足的地区,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利用部分、农田和江河滩地种植黑麦草、菊苣、苦荬菜等优质牧草,发展种草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