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
绘就中原出“彩”新画卷
站在虞城县城郊乡罗庄村田野上的专家们,忘记了炎热和劳累,争先恐后地走进了姹紫嫣红的200亩红叶杨树林中,忘情地观察、研究、记录,省内外苗木客商在热切的拍照、交流。
这是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彩叶苗木现场观摩暨“花木产业与乡村振兴”研讨会的一个场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尹伟伦,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省林业局副局长朱延林,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亮生等来自全国各地专家、苗木企业及家庭农场共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先后前往虞城湿地公园、城郊乡罗庄村和站集镇王楼村,观摩了由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虞城县农科所、河南省中兴苗木等共同选育的彩叶苗木新品种——红叶杨系列及黄金楝。
最吸引这些专家的,是号称推动当今杨树品种更新换代的红叶杨系列新品种和全国唯一的“黄金”苦楝新品种。从中红杨到全红杨,从金红杨到炫红杨,从光红杨到靓红杨,这些红叶杨系列新品种既保持了杨树固有的优良品性,同时作为彩叶树种具有绿叶速生杨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比如叶片颜色有鲜红色、紫红色、橘红色、金红色等,色泽亮丽多变,近看如粉红的笑脸,远望似橘红的锦绣,把大地打扮得美仑美奂。
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计划彩叶苗木专题负责人张和臣博士介绍说,优质苗木红叶杨系列和黄金楝是“四优四化”彩色苗木的主推品种。通过专项的实施,以科技创新支撑优质彩叶苗木从选种、繁育、示范应用等各个技术环节,从而促进了河南苗木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和规模化发展。目前,该研究室研发成功了培训扦插、嫁接繁育,肥水一体化管理、综合控草等集成栽培技术,通过示范优质彩叶苗木新品种打造了包括虞城红叶杨在内我省多个苗木产业名片。
虞城县农科所副所长王爱科介绍,在当地推广的6个红叶杨均是本土品种,不易生病,适栽区域广,易栽易活,均无飞絮,彻底改变了进口国外绿化树种的市场态势。其中中红杨和光红杨是速生品种,适宜植树造林,防风因沙;另外四个是观赏树种,长势慢,适宜园林绿化,美化环境。另外,黄金楝又称美人楝,是本士苦楝的芽变品种,树干通直,树势挺拔,叶片颜色金黄鲜亮,作为河南独家选育品种,市场前景广阔。
中兴苗木董事长程相军告诉记者,商丘境内有2000亩红叶杨育苗基地,年销售小苗2000万株左右,全部是订单销售,供不应求,另外在甘肃、雄安新区、重庆等还有10000多亩的种植基地。在省农科院和省林科院的技术支持下,公司发展势头很好。
为了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近年来河南省以“四优四化”为主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聚焦农林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推广急需的优良品种和高效生产技术;通过培育精品示范基地,从而加快实现特色农林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计划彩叶苗木任务负责人符真珠博士介绍说,2018年,花木项目作为“四优四化”项目中的重要实施版块,通过整合河南省重要科研机构,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凝聚关键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贯通苗木产业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从新品种示范、种苗繁育、栽培、产业应用等方面促进苗木产业化发展。
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领导发言,尹伟伦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河南省作为一个林业大省,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花木资源,加强科技支撑,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使中国名花世界化,国际花木中国化,实现花木产业跨越式发展。通过研讨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花木产业要实现健康发展,一定要科学规划树种,加强产研融合、适地适树,培育优质树种;花木产业关系到未来乡村振兴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林木储备安全,一定要注重产业有序发展。权威专家打卡,创新科技加持,此次观摩及研讨会的召开,将促进花木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四优四化”优质彩叶苗木专项实施,绘就中原出多“彩”画卷,使花木产业在美丽中国、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