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遨游太空后的小麦种子已发芽
  本报讯 (记者 贺棣葆)   12月16日上午,新乡县原种一厂搭载卫星在太空遨游18天、被命名为“太空18号”的小麦种子,经过科技人员的精心培育,已长出绿油油的幼苗。   据该厂小麦育种室主任牛新印介绍,此次卫星搭载的小麦种子共12克200粒,在恒温箱里经过半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培育,出芽率达到89%。自12月9日开始萌芽后,现已长至四五厘米高,且长势喜人。目前,常用的杂交育种、原子能辐射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过程较复杂,时间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且成效不明显,而利用卫星搭载的种子,是通过太空很多不知名的射线辐射,打破种子内部的基因,促使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经过卫星搭载的小麦种子,培育筛选后,可望在2~3年内培育出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   据悉,今年5月,新乡县原种一厂小麦育种室通过省科学技术厅同位素研究所,委托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申请到了植物种子卫星搭载空间,由“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携带植物种子。11月3日15时2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18天的轨道运行,21日10时04分卫星在四川中部回收着陆,12月2日,小麦种子被放入恒温箱。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