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越来越引人关注的小麦
  由于连续多年的粮食减产,2003年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焦点,小麦作为最主要的口粮品种之一,自然而然成为焦点中的焦点,更加备受关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2003年中国的小麦问题呢?   2003年我国小麦的继续减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受面积减少和不利气候的影响,2003年我国小麦产量进一步下降,为1999年以来连续减产的第四年。预计2003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为3.32亿亩,比上年减少2686万亩,减幅7.5%。预计产量为8626万吨,比上年减产403万吨,减幅4.5%,为1989年以来我国小麦产量最低的一年。   从5月底开始,全国由南向北拉开了夏收的序幕,截至6月底,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收获已基本接近尾声。尽管今年夏收遭受了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但在中央政府的及时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各种应对措施,全国的麦收进展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今年夏收小麦生产呈现以下3个特点:一是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生产继续扩大。全国夏收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07亿亩,比上年扩大1500万亩,占总面积的34%,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预计优质专用小麦产量约650亿斤,比上年增加100亿斤。二是小麦生产继续向优势产区集中。河北、山东、河南3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6200万亩,占全国总量的58%,比上年扩大780万亩,占全国总增量的52%。三是订单面积继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订单”收购的小麦面积达43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700万亩,增长19%。   同样,除了关注2003年小麦继续减产情况外,人们也把目光投向了来年的小麦生产。由于受阴雨天气的影响,今年全国主产区冬小麦的播种进度比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尽管如此,由于各地组织得力,能够抓紧时机进行抢种,普遍担心的今年冬小麦面积有可能进一步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主产区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基本上与去年持平。进入11月以来,全国冬小麦播种基本上都已结束,小麦主产区的雨雪较多,确保了土地水分充足。从中下旬开始,大部分地区开始大幅度降温并开始上冻,气候变化基本上适宜小麦生长。   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口小麦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二年,统计数据告诉我们,进口小麦并没有对国内小麦造成多大的冲击。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10月我国进口小麦32.02万吨,同比增长3.76%;出口171.70万吨,同比增长27.80%。1--10月累计净出口139.68万吨,净出口的态势继续扩大。   从进出口国别看,1--10月我国主要从加拿大、美国进口小麦20.43万吨和11.03万吨,分别占小麦进口总量的64%和35%;出口方面,1--10月我国小麦主要出口到韩国73.63万吨、菲律宾45.87万吨、越南28.81万吨,分别占小麦出口总量的43%、27%和17%。   从进出口省市看,1--10月进口小麦主要是广东、北京等省市,分别进口小麦19.61万吨和10.87万吨,依次占小麦进口总量的61%和34%;小麦出口省,市主要有河南、黑龙江和北京,分别出口小麦92.52万吨、52.52万吨和13.62万吨,依次占小麦出口总量的54%、31%和8%。   从贸易方式看,1--10月进口小麦主要是一般贸易,约占进口量的64%;小麦出口几乎全部为一般贸易方式。   小麦市场的突然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003年上半年基本是农户出售小麦的淡季,因此价格变化很小。从7月以来,各地逐渐开始新小麦的收购工作,主产区农户出售小麦价格开始出现稳中有升的局面,总体来看基本与年初(1月)的价位持平,并继续保持缓慢上扬的态势,这种态势一直保持到9月。但进入10月以来,小麦价格一改前段时间稳中略升的趋势,出现了相对明显的上涨,特别是受其他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带动,小麦价格上涨情况尤其受人关注。从农户出售价格来看,11月主产区农户平均销售价格为每50公斤56.44元,比上月上涨了6.04%,比年初上涨了9.50%,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0.60%,为过去23个月以来涨幅最大的月份。   与农户出售价格变化基本相同,前三季度国内小麦批发价格变化也比较平稳,但从10月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其中优质小麦平均批发价格由9月的1294元/吨上涨为12月的1588元/吨,普通小麦平均批发价格由9月的1103元/吨上涨为1425元/吨;12月优质小麦批发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3.03%,比上月上涨了6.54%,比年初上涨了31.85%;12月普通小麦平均批发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0.46%,比上月上涨了8.37%,比年初上涨了30.97%。   我国小麦后市到底如何变化引起人们的关注   根据监测分析我们认为,近几年来小麦持续减产,库存下降幅度很快,国内市场需求对涨价已经形成一个预期心理。第四季度是小麦的消费需求旺季,小麦季节性上涨的因素也比较明显。从近两年来看,目前我国小麦市场价格正处于回升阶段。小麦价格受其他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涨价的关联影响,近期的公路超载治理整顿(从河北到北京每吨小麦运费上涨了2倍多,由原来的40--80元/吨上涨,为120--240元/吨)等等。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出现了近几个月来国内小麦价格持续上涨局面,在北京、天津等地更为明显。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小麦的供给总量仍是大于需求总量的,现有库存水平足以维持整个2003/04年度的市场需求。综合目前国内小麦的供求状况以及国内外小麦价格走势,我们判断2004年国内小麦价格走势将以上升为主,但持续大幅度大范围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针对以上情况和变化,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首先,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今冬明春的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为明年小麦丰收和稳定未来我国小麦供求形势打好基础。北方冬麦区应及时浅锄松土、增施农家肥,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南方麦区加强水肥管理,做好查苗、补苗工作,及时中耕、培土壅根,防寒防冻,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其次,针对近来国内不同地区出现的小麦与面粉价格明显上涨情况,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内外小麦市场的监测工作,通过发布信息正确引导国内小麦供求形势变化。当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及时把我国小麦市场真实的供求形势信息通过各种媒体传递给小麦供应者和需求者(包括农户、收购商、加工商以及终端消费者),避免受越来越多不实的社会传言(如粮食出现短缺)兴风作浪,甚至引起抢购风潮。   信息引导让麦农在生产环节增效   针对近来国内不同地区出现的小麦与面粉价格明显上涨,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内外小麦市场的监测工作,通过发布信息正确引导国内小麦供求形势变化。   当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及时把我国小麦市场真实的供求信息通过各种媒体传递给小麦供应者和需求者,避免受越来越多不实的社会传言兴风作浪,甚至引起抢购风潮。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韩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