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趋严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李斌)在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中,200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5日在此间公布。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表示,这次增选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邀请社会各界帮助把好“质量关”,并第一次在候选人和院士之间进行了“面对面”的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的试点。
“中国工程院的增选一向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工程科技界的关注。”沈国舫说,工程院为确保增选院士的质量水平,在注重学术水平与工程科技成就的同时,强调科学道德和学风,以树立工程院院士的崇高威望。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说,在170名正式候选人产生后的第二轮评审中,工程院确实收到不少群众来信,有人反映问题,也有人对院士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我们认真处理了署名来信,因为,这是社会各界在帮助工程院把好质量关。”
杜祥琬院士承认,经过调查了解后,来信中反映问题不符合实际的,工程院在各学部会议上给予澄清,以维护候选人的声誉,“确实有问题的,也在各学部说清楚,供院士们判断和思考。有个别候选人确实存在学风问题,如著作存在抄袭情况等。”
据介绍,这次增选,各部委、省市等遴选归口部门,提出了比以往更严格的报送候选人的,名额限制;对院士提名候选人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提名同一个候选人的三位院士必须与被提名人所报学部相同,提名方为有效;增加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两次在报纸、网上公布候选人名单。
第二轮评审中,信息与电子工程、能源与矿业、医药卫生、土木、水利与建筑以及化工、冶金与材料等6个学部进行了候选人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的试点。100多名正式候选人分别和各学部握有投票“大权”的院士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评审质量。
信息来源:新华社 (200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