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农产品期货六大热点
  走过2003年的辉煌,牛市的喧闹声仍振荡在耳畔。种种迹象表明,这波规模宏大的牛市仍将在2004年蔓延下去,并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笔者将对2004年交易热点进行预测。   热点之一:上半年的强麦期货经过2003年下半年的冷落,强麦期货有望在2004年上半年再度崛起。这主要由市场存在的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中国小麦市场正在和国际接轨。国内小麦库存的短缺,将使2004年小麦进口量大幅增加(QMGZS预测今年进口量将达到700万吨)。虽然这部分进口大多是质量上等的优质澳麦、加麦和美麦,但是由于这部分小麦大多补充国储,大规模流进市场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对国内小麦价格的冲击较小。而另一方面,对大量进口的预期,将推动国际小麦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并直接带动国内优质小麦价格上涨。目前澳麦进口成本价格高居2200元/吨,而目前和国际优质小麦质量相当的优质强筋小麦期货远期合约价格仍不足1900元。这一价格差距的客观存在,为强麦期货上涨创造了条件。因此,向国际接轨也将是2004年上半年价格上涨的主要“题材”。二是强麦仓单数量在2004年7月份后将大幅减少为10余万手。根据交易规则,2002年仓单将被注销并退出市场,如此以来,今年9月份,强麦仓单数量将大大减少。进入2004年后,随着现货市场强麦可供应量的减少,预计强麦仓单后期持续增加的可能已经很小。如果我们以届时的仓单总量为15万吨计算,那么所需要占用的资金仅为3个亿。这一资金量对于目前的市场庞大的资金规模来说,并不算很大。   根据现货市场目前价格,如果405合约价格到交割时仍维持目前水平,有可能强麦仓单将会被现货商抢购一空。可以认为,鉴于国内小麦库存消耗现状,目前小麦期货市场存在的60万吨小麦,已经是国储库补充库存的最好去处。也就是说,国储部门与其到国外采购价格高昂的进口麦,不如直接进入期货市场采购这些质优价廉的小麦仓单,特别是仓单中的一些质量优良的品种麦。   热点之二:下半年的硬麦期货2003年,国内普通小麦现货以及硬麦期货出现的两波幅度客观的暴涨行情,为2004年上半年市场振荡埋下了伏笔。但是,步入2004年下半年,虽然新麦开始上市,但又一个产不足需的年度。无论冬麦收成如何,从已经减少3%的种植面积看,国内小麦市场供应缺口在下半年将进一步扩大。根据农民销售小麦心理变化规律看,2004年6月后,新麦上市时,农民有可能再次出现惜售情况。这些都为硬麦价格的再上台阶,创造了客观条件。   热点之三:上半年的大豆期货2004年上半年,大豆期货的交割标的物仍是国产大豆,而国产大豆对于中国不断扩大的食用需求来说,仍非常稀有。这无疑为2004年上半年大豆市场创造了上涨条件。虽然上半年大豆进口量非常大,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进口成本非常高;二是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在用途上仍不能完全替代。   热点之四:下半年的豆粕期货2003年下半年豆粕市场大幅上涨,但是2004年上半年,豆粕市场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饲料市场对豆粕价格的高启,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早晚都要转移到饲料价格上。预计随着下半年饲料消费旺 季的到来,豆粕价格将再上一个台阶。   热点之五:下半年的玉米期货玉米期货的出笼,将是2004年全年的最大亮点。由于玉米期货拥有庞大的现货市场,以及交易所充足的准备,因此玉米期货虽然也将补强麦后尘,上市开盘后将会出现强劲上涨,但是成交量将会在很短时间里得以放大。玉米期货的上市,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最大的投机机会就是现在开始收购并囤积玉米,并在玉米期货上市后,注册成仓单卖给玉米期货投机者。有一点可以放心,在处于供应旺季的现在收购玉米,即使未来不能卖进期货市场,也能够从农产品现货价格普涨中受益。   热点之六:贯彻全年的套利机会   农产品期货的活跃,以及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客观存在的差距,为2004年套利者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是,没有现货组织能力的套利投机者,也可能会成为资金角逐的牺牲品。套利是投机市场永恒的话题,2003年的单边牛市过后,2004年市场走势会更加复杂,这无疑扩大了套利的盈利空间。但利润和风险总是成正比的,市场活跃在扩大了套利者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套利操作的风险。                                         作者:马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