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过后 5种特种动物前景看好
6月10日,中央电视台权威栏目《东方时空》,以“野生动物经营有待规范”为专题,报道了当前人们最热门的话题。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陈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国家将会以“非典”为契机,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运输、出售和无证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行为;对驯养单位进行资质认证,必须具有保证动物适当生存、生活条件,必须要有卫生生产和检疫条件,保证生产的产品对社会包括国际社会是安全的。特种养殖业产业要发展,行为要规范,规章制度更加健全,执法的力度更加严格。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也说,在非典背景下,目前只是暂时停止发放驯养许可证,并不是禁止饲养野生动物。据全国大型的特种动物养殖场福建省永定县招宝公司证实,该公司至今没有接到停止饲养的通知。根据塞地斯国际公约规定,野生动物如果人工繁殖两代以上就属于人工养殖的,不属野生动物,可以进行国际贸易。
经过市场的重新洗牌,市场上野外非法猎捕的野生动物经过严厉打击、查处后没有了,这为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销售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市场。预计野味市场在今年秋冬季以后将更加火爆,市场价格会大幅上涨。根据来自各方面的市场最新信息,以下符合国家法规要求人工驯养的几种野生动物市场前景看好。
特种野猪:经家猪和野猪杂交而来的特种野猪经人工几代驯化后,基因稳定,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为86%,是家猪的两倍)、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食性杂、耐粗饲等优势,又克服了野猪季节性发情,产仔少、生长慢、不易饲养及家猪疾病多等缺点,是目前新兴最热门的特养品种之一。目前野猪生产已实现商品化,市场十分紧俏,毛重批发价高达30-50元/公斤,即使是乡村每公斤也达20元,广州、香港、上海、北京、深圳等各大城市更是乐观。目前国内养殖数量极少,野猪作为家猪的换代品种,市场极为广阔。引进野猪时,要注意目前一些省市流行口蹄疫,一定要在非疫区引进才安全,以避免损失。
野兔:野兔以其清香、美味、绿色食品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现60-70元/只仍供不应求,且国内的饲养量极少,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自2002年以来,市场每公斤野兔价格一直保持在26元左右,且常常有价无货。尤其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销售渠道增多,兔肉将成为对外出口的主打畜产品之一,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而且主食青草,成本极低,成为城乡人们投资的新热点。
山鸡:我国人工驯养山鸡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著名特禽。自去年冬以来,山鸡市场价格持续升温,商品销价达18-25元/kg。特种是用山鸡剥制的动物标本是高级工艺装饰品,每架售价280元以上。专家认为,目前广东、上海商品山鸡每年需求4400万只,而仅能供应200多万只,今后几年内将供不应求。
鹧鸪(石鸡):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以来,发展迅速,近几年全国鹧鸪饲养总量已超过1000万只,市场行情一直看好,保持在18-20元/只,产销两旺。上海、广东、港澳市场年消费鹧鸪可在1亿只左右,一般中小城市的需求也很旺盛,在西欧、东南亚市场货源紧缺,十分畅销,今后将平稳发展。
蓝孔雀:是一种肉质鲜美的高档美味佳肴,得到了国内外嘉宾的极力赞赏和好评,目前市场每千克孔雀肉售价150?200元;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制作的孔雀标本国内每架售价5000元,出口价更高达1万元以上。目前国内孔雀养殖企业不多,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养殖户无论养殖什么品种,一定要选择生产环境好、空气清新、无臭无蝇、各种证件齐全、历史悠久、非疫区的养殖企业,并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而那些无证经营或生产场所臭气熏天,蚊蝇满天飞,技术水平低下、危害动物及人类安全的企业将面临被取缔!
信息来源:本站 (200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