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扩种棉花应因地制宜
  本报讯(记者于洪光)目前,国内棉花市场继续看好、农民植棉情绪高涨,对此,山东省农业部门及棉花专家提醒广大农民,棉花生产要有区域布局、稳定面积,在优势区域和宜植棉地区可适度发展,非适宜地区和无植棉技术的农民不可盲目从事和扩大棉花生产。   山东农业部门要求,各地要注意引导棉农冷静分析今年棉花的产销形势和可能遇到的风险,合理确定植棉面积,争取棉花与小麦等其它作物间套复种面积占棉田比重由上年的53%提高到55%。同时,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病虫的品种,争取杂交棉种植面积占到全省面积的15%。全省植棉面积稳定在1400?1500万亩,棉花单产恢复到70公斤以上,总产达到100万吨。要进一步管好棉种市场,让棉农用上优质棉种。   山东知名棉花专家、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站长郑继有介绍说,植棉优势区域应具备3个条件:一是气候土壤条件。4?10月份积温达到4300?4800摄氏度,日照时数1600?1750小时,无霜期200天以上。二是该地区具有植棉传统和技术。三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面积,种植集中,历史上单产较高。具体到山东,宜植棉地区有三大片:以一熟为主的鲁北棉区、以两熟为主的鲁西南棉区和一熟两熟并有的鲁西北棉区。反之,分散、零星、低产和夏播棉地区,可认为是非适宜植棉地区,如山丘地、胶东地区。   针对去年山东秋季阴雨连绵,棉种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今年棉种供应趋紧的实际,可选择推广鲁棉研16、18号,山农丰抗棉6号等;适宜推广杂交抗虫棉鲁棉研15号、中棉研29号等。要到有种子经营资质和信誉好的单位购买良种,千万不要贪图便宜。   同时,要普及推广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和播种保苗技术,搞好抗虫棉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通过增施钾肥、合理运筹肥水、科学防治病虫害等,解决抗虫棉早发早衰、产量不理想等问题。   摘自:2004.4.9.3版《农民日报》